授权指获得政府批准,享有独占权;
授权和公开是专利申请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在时间顺序、法律效果以及公众知晓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说明:
专利公开
定义与目的
- 定义:专利公开是指专利申请文件自申请日起满一定期限(通常为18个月)后,由专利局主动公布或应申请人请求提前公布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得公众能够查阅到专利申请的内容,从而了解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创新动态。
- 目的:专利公开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技术信息的共享与传播,提高专利制度的透明度,同时为公众提供判断是否存在重复发明的机会。
法律效果
- 在专利公开阶段,虽然申请文件已经公之于众,但该专利申请尚未获得专利权,如果他人实施了相同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侵权,因为申请人尚未享有独占实施权。
专利授权
定义与条件
- 定义:专利授权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符合授予专利权条件的发明创造,依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 条件:要获得专利权,必须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要求,并经过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两个阶段,只有当专利申请文件符合所有法定条件时,才会被授予专利权。
法律效果
- 一旦获得专利权,申请人即成为专利权人,享有对该发明创造的独占实施权,这意味着在专利权有效期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其专利技术。
专利公开与授权的区别
方面 | 专利公开 | 专利授权 |
---|---|---|
时间顺序 | 先公开后授权 | 授权发生在公开之后 |
法律效果 | 公开不产生法律效力,未获专利权 | 授权产生法律效力,专利权人享有独占实施权 |
公众知晓度 | 公众可以查阅到申请文件内容 | 公众只能查阅到已授权的专利文献 |
重复发明判断 | 公开后可进行重复发明判断 | 授权前不可进行重复发明判断 |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专利公开后多久可以获得授权?
答:专利公开后,并不意味着立即可以获得授权,获得专利权的时间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审查程序的复杂程度以及审查员的工作进度等,发明专利的审查周期较长,可能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周期相对较短。
问题2:专利公开后能否立即实施该技术?
答:不可以,尽管专利公开后公众可以查阅到申请文件内容,但该专利申请尚未获得专利权,在此期间实施相同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