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是品牌方以合同形式授予被授权者使用其品牌等的权利,被授权者支付费用并依规经营。
品牌授权的含义与解析
品牌授权的定义
品牌授权是指品牌的所有者(授权方)通过签订契约,允许其他企业或个人(被授权方)在一定的范围和期限内,使用其品牌名称、商标、标识、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进行产品生产、销售或服务提供等商业活动的一种合作模式。
迪士尼作为全球知名的品牌,将其旗下的众多卡通形象品牌授权给各类制造商,如将米老鼠的形象授权给服装厂商,生产带有米老鼠图案的服装;授权给玩具制造商,生产米老鼠造型的玩具等,在这个过程中,迪士尼是授权方,服装厂商和玩具制造商等就是被授权方,他们获得了在特定产品上使用迪士尼品牌相关元素的权利。
品牌授权的模式
模式类型 | 具体说明 | 举例 |
---|---|---|
独占授权 | 授权方将品牌授权给单一被授权方,在特定范围内只有该被授权方有权使用品牌,授权方自身也不能在该范围内使用该品牌进行同类产品或服务的经营。 | 某知名运动品牌将某款特定运动鞋的独家生产销售权授予一家大型鞋厂,在该区域只有这家鞋厂能生产销售这款鞋,品牌方自己也不能在该区域销售同款产品。 |
排他授权 | 授权方将品牌授权给被授权方后,在特定范围内只有授权方和被授权方可以使用该品牌,不允许第三方使用。 | 某化妆品品牌将某系列护肤品的授权授予一家电商公司,在该电商平台上,只有该被授权的电商公司和品牌方自己可以销售该系列护肤品,其他商家不得销售。 |
普通授权 | 授权方可以将品牌同时授权给多个被授权方,在特定范围内多个被授权方都有权使用该品牌,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 某时尚品牌将旗下某款式的包包授权给多家皮具厂生产销售,这些皮具厂在相同的市场范围内销售该款式包包,相互竞争。 |
品牌授权的优势
(一)对授权方的优势
- 拓展市场:借助被授权方的渠道和资源,快速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或扩大市场份额,一些国际知名品牌通过授权给当地有实力的企业,能够迅速打开新兴市场的大门,无需自己投入大量资金建立销售渠道和生产设施。
- 降低风险:不需要自己直接参与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具体环节,降低了经营风险,如果市场反应不佳,授权方的损失相对较小,主要是损失授权费用和一定的品牌声誉风险。
- 增加收益:通过收取授权费用、版权使用费等方式获得额外收入,一些拥有热门动漫形象版权的公司,通过大量授权给不同产品制造商,获得了可观的版权收入。
(二)对被授权方的优势
- 提升品牌形象:借助知名品牌的影响力,提升自身产品或服务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一些小品牌的手机配件制造商获得苹果手机配件的授权后,消费者会因为对苹果品牌的信任而更容易接受其产品。
- 缩短市场推广时间:利用授权品牌的知名度和粉丝基础,减少市场推广的难度和时间成本,一款获得知名动漫形象授权的游戏,能够迅速吸引动漫粉丝的关注和尝试,相比全新原创品牌的游戏,更容易在市场上获得关注。
- 获得技术支持或管理经验:部分授权方会为被授权方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培训或管理经验分享,帮助被授权方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一些汽车品牌授权零部件制造商时,会提供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生产工艺指导。
品牌授权的流程
- 寻找合适的授权方或被授权方:授权方需要寻找有实力、信誉良好且符合品牌定位的被授权方;被授权方则需要寻找具有市场吸引力和价值的品牌进行合作,双方可以通过参加行业展会、商务洽谈会、中介机构推荐等方式进行接触和沟通。
- 洽谈合作意向:双方就授权的范围(如产品类别、地域范围、授权期限等)、授权费用、质量标准、品牌形象维护等关键问题进行洽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 签订授权合同:在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后,签订正式的品牌授权合同,合同中会详细规定授权的具体内容、费用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 被授权方生产销售:被授权方按照合同约定和授权方的要求,进行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市场推广等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需要接受授权方的质量监督和审核。
- 授权方监督:授权方会对被授权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品牌形象不被损害,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如果发现被授权方有违规行为,授权方有权按照合同约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警告、罚款、终止授权等。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品牌授权和品牌转让有什么区别?
解答:品牌授权是品牌所有者将品牌的使用权在一定条件下暂时授予他人,品牌所有权仍归原所有者,授权期满后使用权收回,而品牌转让则是将品牌的所有权完全转移给他人,原所有者不再拥有该品牌的任何权益,品牌授权就像租房子,只是在一定期限内让别人使用;品牌转让则像卖房子,房子彻底属于别人了。
问题2:被授权方在使用品牌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授权方需要承担责任吗?
解答:一般情况下,如果授权方在授权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对被授权方产品质量的监督责任,并且已经尽到了合理的监督义务,那么主要责任由被授权方承担,但如果授权方明知被授权方产品质量有问题却未加以制止,或者授权方对被授权方的生产过程进行了不当干预导致质量问题,授权方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