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在2018年机构改革后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下是详细说明:
改革背景与总体情况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旨在解决商标、专利分头管理和重复执法等问题,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此次改革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职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商标管理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
商标局的具体变革
(一)机构整合与名称变更
- 原机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 新机构:整合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属事业单位。
(二)职能调整与统一
- 业务整合:原本由商标局负责的商标注册申请、异议、转让等审查业务,以及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的驳回复审、无效宣告等争议评审业务,统一由新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承接。
- 流程延续:虽然机构名称和职能进行了重新划分调整,但负责具体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基本延续以往工作,业务流程也保持不变。
(三)内设机构与人员编制
- 内设机构:商标局下设综合处、财务处、行政处、法律处、应诉复议处、宣传与对外交流处、人事教育处、党委(纪委)办公室等52个职能处。
- 人员编制:根据2019年3月26日相关规定,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的编制为405人。
后续相关调整
202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进一步提升了其地位和权威性,商标、专利等领域执法职责继续由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承担,相关执法工作接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业指导。
相关问题与解答
(一)问题
现在提到商标相关业务办理应该对应哪个机构?
(二)解答
目前所有的商标业务统一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负责,无论是商标注册申请、异议处理,还是驳回复审、无效宣告等业务,都找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其对外落章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审查业务章”“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审业务章”等情况。
(一)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和之前工商局下属的商标局有什么区别?
(二)解答
之前的工商局下属商标局主要侧重于商标注册和管理工作,且在当时的工商行政管理体系下运作,而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是经过机构整合后的新机构,整合了原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审查协作中心等的职责,职能更全面,涵盖商标审查注册、行政裁决、参与政策法规制定等多方面,且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管理体系下,更有利于从宏观层面统筹协调知识产权相关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