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中常用结构示意图、流程图、剖面图、爆炸图及电路图,直观说明技术方案
专利中常用图表类型及说明
流程图
- 用途:展示技术方案的步骤顺序或逻辑流程,常见于方法类专利。
- 特点:以箭头连接方框或圆角矩形,标注步骤名称及关键参数。
- 示例:某化学合成方法的“原料预处理→反应→提纯→干燥”流程。
结构示意图
- 用途:直观呈现产品或设备的组件布局、空间关系。
- 特点:多采用立体或剖视图,标注部件名称/编号,省略非必要细节。
- 示例:智能手机的内部结构图(主板、电池、摄像头位置)。
电路图
- 用途:说明电子设备的电路连接与工作原理。
- 特点:包含元件符号(如电阻、电容)、线路走向及信号流向标记。
- 示例:开关电源的“输入整流→变压器耦合→输出滤波”电路路径。
模块框图
- 用途:分层展示系统功能模块及其交互关系,适用于软件或复杂系统。
- 特点:方框代表功能模块,箭头表示数据/控制流,常标注接口协议。
- 示例:智能家居系统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层级框架。
数据图表
- 用途:验证技术效果或对比实验数据(如性能曲线、测试结果)。
- 特点:需标注坐标轴含义、单位及关键数据点,辅以文字说明。
- 示例:电池充放电效率随温度变化的折线图。
爆炸图
- 用途:分解展示产品的组装结构或部件拆卸顺序。
- 特点:通过分层或分步拆解,清晰显示各零件的位置与连接方式。
- 示例:机械手表的机芯组装爆炸图(齿轮组、发条等部件拆分)。
时序图
- 用途:描述信号、事件或操作的时间顺序,多见于通信或控制领域。
- 特点:横向为时间轴,纵向标注不同信号/状态的变化轨迹。
- 示例: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上传时序(感知→加密→传输→确认)。
专利图表类型对比表
图表类型 | 核心用途 | 特点关键词 | 适用场景 |
---|---|---|---|
流程图 | 步骤顺序/逻辑流程 | 箭头连接、步骤标注 | 方法类专利 |
结构示意图 | 组件布局/空间关系 | 立体/剖视、部件编号 | 产品/设备专利 |
电路图 | 电路连接与原理 | 元件符号、线路走向 | 电子/电气类专利 |
模块框图 | 系统功能分层与交互 | 功能模块、数据流 | 软件/复杂系统专利 |
数据图表 | 实验数据或效果验证 | 坐标轴、数据标注 | 性能对比/实验数据支撑 |
爆炸图 | 组装/拆卸过程分解 | 分层拆解、连接方式标注 | 机械结构类产品专利 |
时序图 | 信号/事件时间顺序 | 时间轴、状态变化轨迹 | 通信/控制类专利 |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专利中的图表是否需要文字配合说明?
解答:是的,专利图表需结合文字描述才能完整公开技术方案,流程图中的每一步需在正文中详细说明工艺参数;结构示意图需解释部件材质、连接方式等,图表仅作为辅助工具,不可完全依赖图形替代文字。
问题2:绘制专利图表有哪些禁忌?
解答:
- 避免复杂装饰:不得使用阴影、渐变等艺术化效果,需保持线条简洁、比例准确。
- 禁止模糊表达:所有部件/步骤需明确标注编号或名称,并与正文一一对应。
- 慎用颜色区分:若必须使用颜色(如电路图),需在图注中说明颜色含义(黑白申请时需改为灰度区分)。
- 杜绝缺失关键信息:不可省略影响技术理解的细节(如电路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