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授权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减免部分年费,需满足个人/小微企业
专利费用减免(受通费减)详解
定义与政策依据
专利费用减免(简称“费减”)是指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在申请专利时,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减缓缴纳部分官方费用(如申请费、审查费)的政策,依据《专利收费减缴办法》(2023年修订),旨在降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个人的专利申请成本,鼓励创新。
适用对象
申请人类型 | 具体条件 |
---|---|
企业 | 上一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显示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且申请时属于小微企业。 |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 出具符合规定的财务困难证明。 |
个体工商户 | 上一年度经营所得低于10万元。 |
个人 | 上一年度年收入低于6万元,且无固定工作单位。 |
可减免的费用范围
以下费用可申请减免(仅限国内申请):
- 申请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均可减免。
- 审查费:发明专利实质审查费可减免。
- 年费:授权后前10年内可申请减免(需单独提交请求)。
不可减免的费用:优先权要求费、恢复权利费、滞纳金等。
减免比例
- 单个个人/单位:最高可减免85%(如申请费原价900元,减免后实缴135元)。
- 两个及以上个人/单位:最高减免70%(需所有申请人均符合条件)。
申请流程
- 提交时机:需在缴费前提出,与专利申请文件同步提交。
- 材料准备:
-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上年度纳税申报表(盖章)。
- 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收入证明(银行流水/单位证明)。
- 通用:《费用减缴请求书》及承诺书。
- 审核方式:形式审查,材料不全或虚假将驳回。
- 结果通知:通过后按减免后金额缴费,未通过需补缴差额。
注意事项
- 时限要求:费减请求需在申请日起2个月内提交,逾期不可补办。
- 真实性:提供虚假材料将取消减免资格,并纳入信用记录。
- 次数限制:同一申请人同年度仅限享受1次费减(多项专利需合并计算)。
- 年费减免:需每年单独提交请求,且仅限授权后前10年。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企业年收入超过100万元,但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能否申请费减?
A1:不可以,费减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判定标准,而非总收入,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超限,则不符合条件。
Q2:个人申请专利时,是否需要提供税务证明?
A2:是的,个人需提供上年度收入证明(如银行流水、单位收入证明等),若无法提供有效证明,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