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高法院行使司法权,包括最高审判权、司法审查权
美国最高法院的核心权力解析
司法审查权(Judicial Review)
定义: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通过的法律、总统签署的行政法规及下级法院判决是否符合宪法,可宣布违宪的法律法规无效。
宪法依据: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虽宪法未明文规定,但隐含于三权分立原则。
典型案例:
-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5年裁定《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限制联邦政府经济干预权限。
- 同性婚姻权:2015年“奥贝格费尔案”强制要求各州承认同性婚姻,实质推翻反同性恋婚姻法。
上诉管辖权(Appellate Jurisdiction)
权力范围:
| 类型 | 管辖内容 | 示例 |
||||
| 联邦法律争议 | 涉及联邦宪法、法律、条约的案件 | 州与联邦机构间的权限冲突 |
| 州际争议 | 两州以上的边界、水域纠纷 | 密西西比河航运权归属案 |
| 外国大使/领事 | 涉及外交豁免权的案件 | 伊朗扣押美国人质事件诉讼 |
终审权:对联邦上诉法院判决拥有最终裁决权,每年审理约7080件重大案件。
宪法解释权(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解释规则:
- 文本主义:严格按宪法原文字面含义解释(如“持枪权”判定)。
- 历史原意:参考制宪时期的背景资料(如“奥巴马医改税”争议)。
- 活宪法理论:适应社会变迁灵活解释(如种族平权法案)。
影响力:通过“合并原则”(incorporation doctrine)将部分权利法案扩展至各州,重塑美国联邦制。
对行政与立法的制约权
针对国会:
- 宣布法律违宪(如“医保强制投保条款”争议)。
- 通过“国会不立法推定”(Implied Powers Doctrine)限制立法范围。
针对总统: - 审理弹劾案(如特朗普弹劾案中参议院审判程序合法性争议)。
- 否决总统紧急状态宣言(如特朗普边境墙资金案)。
先例约束原则(Stare Decisis)
运作机制:
- 下级法院必须遵循最高法院判决(如“布朗诉教育局案”推翻“普莱西案”种族隔离原则)。
- 最高法院自身可通过“区别技术”(distinguishing)调整先例,例如2020年“罗马天主教教宗基金会案”限制宗教豁免权范围。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司法审查权是否会导致“法官立法”?
A:司法审查本质是“宪法守护者”角色,法官需基于宪法文本和先例解释法律,但自由派与保守派大法官常因意识形态差异对同一条款作出不同解读,第二修正案持枪权”的争议,批评者认为这实质是政策选择,支持者强调其制衡民主多数暴政的功能。
Q2:最高法院如何应对“宪法沉默”的新问题?
A:采用“宪法默示权”(Implied Powers)或“基本权利推论”。
- 隐私权保护:宪法未明文规定,但通过“格里斯沃尔德案”(1965)推导出避孕权;
- 数字时代权利:在“谷歌搜索数据案”中援引“第四修正案”隐私保护,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