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复制、传播、改编或商业利用他人
直接侵犯著作权的情形
-
未经授权的复制行为
-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任何形式(如复印、录音、录像、扫描、转载等)复制他人作品。
- 示例:盗版书籍、电影资源网站直接复制并传播他人作品。
-
擅自修改或改编作品
- 对原作品进行歪曲、篡改,或通过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形成新作品,未注明原作者或未获授权。
- 示例:将小说改编为剧本未支付报酬,或恶搞改编他人歌曲并发布。
-
公开传播与商业利用
- 通过销售、租赁、展览、网络传播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未取得授权或支付报酬。
- 示例:网店售卖盗版电子书,直播间播放未授权的背景音乐。
-
侵犯署名权与完整权
- 将他人作品据为己有(如声称原创),或破坏作品完整性(如删除作者信息、篡改内容)。
- 示例:自媒体搬运文章后署名为自己,或剪辑视频时歪曲原意。
间接侵犯著作权的情形
-
教唆、协助他人侵权
- 提供工具、技术或平台支持他人侵权,且明知或应知侵权行为存在。
- 示例:开发破解软件供他人盗版,或提供云盘存储侵权内容。
-
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
- 网络平台未尽到“通知删除”义务,或主动推荐侵权内容(适用“红旗原则”)。
- 示例:视频网站未删除用户上传的盗版电影,或算法推荐侵权内容。
网络环境下的特殊侵权行为
行为类型 | 是否侵权 | 法律依据 |
---|---|---|
热链接(深度链接) | 是 | 绕过原网站直接播放内容,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著作权法》第10条)。 |
P2P软件分享文件 | 是 | 用户上传至共享目录即构成复制权侵权,平台可能承担连带责任(《著作权法》第53条)。 |
爬虫抓取数据 | 视情况 | 用于商业用途且未获授权,可能侵犯复制权或信息网络传播权。 |
例外情形(不构成侵权)
-
合理使用
- 仅限于个人学习、研究、新闻报道、教学等非营利目的,需注明作者及出处。
- 示例:学生复印教材片段用于备考,影评人引用电影片段进行评论。
-
法定许可
特定情形下(如编写教科书)可无需事先同意,但需支付报酬(《著作权法》第24条)。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个人下载未授权的影视作品是否构成侵权?
- 解答:单纯个人下载用于学习、观赏,通常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但若大量下载并传播,可能被认定为“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尤其是通过网盘、社群分享时。
问题2:改编短视频时如何避免侵权?
- 解答:需满足以下条件:
- 注明原作者及作品名称;
- 不得歪曲原意或损害作者声誉;
- 用于非商业目的(如评论、教学)。
*若用于盈利(如广告分成),必须取得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