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商标分类及历史原因,“鲍师傅”商标存在不同持有者,需结合具体注册类别与法律
为何存在两个“鲍师傅”商标?
“鲍师傅”作为知名糕点品牌,因商标历史遗留问题及法律纠纷,曾出现两个不同主体持有的商标共存现象,以下是关键原因分析:
商标分类与注册主体差异
主体 | 注册类别 | 经营范围 | 商标状态 |
---|---|---|---|
武汉鲍师傅食品有限公司 | 第30类(糕点、面包) | 实体门店销售糕点 | 核心商标,经法律维权后确认 |
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第32类(啤酒、饮料) | 加盟模式拓展(含饮品) | 曾因抢注引发争议,后部分商标被宣告无效 |
说明:
- 中国商标注册遵循“分类保护”原则,不同类别需单独申请。
- 武汉鲍师傅早期主要注册第30类(食品),而北京易尚在第32类(饮料)注册“鲍师傅”,后尝试跨界使用,导致消费者混淆。
商标抢注与法律纠纷
- 抢注背景:北京易尚于2017年申请“鲍师傅”第32类商标,并开放加盟,但其业务实际涉及糕点(与武汉鲍师傅直接竞争)。
- 法律行动:武汉鲍师傅起诉北京易尚恶意抢注,主张其商标在糕点领域已具知名度,对方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 判决结果:
- 201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北京易尚第32类“鲍师傅”商标无效。
- 2021年,北京高院终审维持原判,认定其注册违反诚信原则。
影响:尽管核心商标权归属武汉鲍师傅,但历史遗留的加盟门店仍可能使用“鲍师傅”字样,导致市场混淆。
消费者混淆与品牌保护
- 混淆现象:北京易尚的加盟店曾以“鲍师傅”名义销售糕点,外观、包装与武汉鲍师傅高度相似。
- 品牌应对:武汉鲍师傅通过法律手段清理市场,并在产品包装、门店设计上强化“鲍师傅”文字商标与图案组合的辨识度。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目前市场上是否仍有“山寨鲍师傅”?
解答:随着法律判决执行,大部分侵权门店已整改,但仍有少数加盟商可能违规使用近似名称,建议通过官方渠道(如“鲍师傅”微信公众号)查询正版门店。
问题2:如何区分正版“鲍师傅”与山寨品牌?
解答:
- 看商标:正版门店使用®标,商标为黑底金字“鲍师傅”+英文“Bao Shi Fu”组合;
- 扫二维码:正版产品包装含防伪二维码,可验证真伪;
- 查地址:正版门店多集中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山寨店常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