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诉讼是指因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而引起的法律纠纷,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当注册商标遭受侵害时,权利人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行政程序处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商标诉讼案件主要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民事诉讼案件,另一类是刑事诉讼案件。
一、民事诉讼案件
1、侵权行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擅自制造或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2、处理方式: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经济庭审理。
二、刑事诉讼案件
1、犯罪行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包括擅自制造或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2、法律后果: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还可并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三、商标行政诉讼
商标行政诉讼是指在商标管理过程中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处理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对处理不服依据《商标法》及《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法律活动,这种诉讼与因商标侵权纠纷引起的民事诉讼不同,主要处理对象是商标行政争议。
四、司法程序
商标诉讼的一般司法程序包括起诉、立案、答辩、证据交换、开庭审理和判决等步骤,人民法院接到诉状后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并通知当事人缴费,之后,法院会安排开庭审理,并在审理结束后作出判决。
五、商标诉讼标的

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要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法律关系,在商标诉讼中,诉讼标的是当事人之间因商标侵权行为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六、相关问题与解答
1、什么是商标侵权?
商标侵权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擅自制造或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损害的行为。
2、商标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商标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开始计算。
商标诉讼是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重要法律手段之一,当注册商标遭受侵害时,权利人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