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工具商标属第6类(金属材料)或第8类(手工器械),
五金工具商标所属类目解析
商标注册需根据《尼斯分类》国际标准确定类目,五金工具涉及多个类别,具体需结合产品功能、材质及用途综合判断,以下是常见分类及示例:
类目 | 典型工具示例 | 说明 |
---|---|---|
第6类 | 金属扳手、螺丝刀、钳子、锯子 | 普通金属工具、金属器具,用于机械加工、维修等。 |
第8类 | 手动锤子、撬棍、锉刀、雕刻刀 | 手工操作的非电动工具,含手工具、刀具等。 |
第7类 | 电钻、电动扳手、角磨机 | 机械设备、电动工具(需与发动机或电机结合使用)。 |
第9类 | 激光测距仪、水平仪、电子测量工具 | 科学仪器、电子设备及相关测量工具。 |
第19类 | 非金属材质工具(如塑料柄铲子) | 建筑用非金属刚性材料工具(如园艺工具、泥瓦工具)。 |
第21类 | 家用工具组、厨房剪刀、园艺剪 | 家庭日用或非专业场景工具,如厨房用具、清洁工具等。 |
注意事项
-
多功能工具需拆分注册
若产品包含多种功能(如带测距的激光笔),需分别在不同类目申请。 -
材质影响分类
金属工具优先归入第6类或第8类;非金属工具可能归入第19类或第21类。 -
跨类目保护建议
若产品线涵盖多类工具(如电动+手动),建议多类目联合注册以避免漏洞。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如果一款工具既有金属部件又有塑料部件,如何确定类目?
解答:以核心功能部件材质为主,金属刃口的园艺剪仍归第6类;若主体为塑料且用于家庭场景,则可能归第21类,建议咨询代理机构细化分类。
问题2:商标注册后,新增工具品类需要重新申请吗?
解答:是,商标需按原有注册类目使用,若新增工具属不同类目(如从手动工具扩展到电动工具),需补充注册对应类目,否则可能超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