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缺显著性指缺乏辨识度,无法区分商品来源,如通用名称,不符合注册要求
商标显著性的定义
商标的显著性是指商标能够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显著特征,是商标获得注册的核心条件,如果一个标志缺乏显著性,则无法起到识别商品或服务提供者的作用,通常不能被核准为注册商标。
缺乏显著性的常见情形
类型 | 具体表现 |
---|---|
通用名称 | 直接使用商品或服务的通用名称(如“手机”“牛奶”),无法区分来源。 |
描述性标志 | 仅描述商品特点、功能、质量等(如“香甜苹果”“快速快递”),缺乏独特性。 |
常见图案/符号 | 使用公众熟知的图形(如红十字、国旗)、字母或数字(如“ABC”“123”),缺乏辨识度。 |
简单几何形状 | 基础几何图形(如圆形、方形)未经过设计改造,难以与其他品牌区分。 |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一条规定: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二)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三)其他缺乏显著特征的标志。
若标志原本缺乏显著性,但通过长期使用取得“第二含义”(如“微信”最初为通用词汇,后因品牌使用获得显著性),则可能被核准注册。
缺乏显著性的后果
- 无法注册:商标局会以“缺乏显著性”为由驳回注册申请。
- 保护受限:即使未注册,他人使用相同标志也不会构成侵权(因无法区分来源)。
- 品牌弱化:消费者难以将标志与特定品牌关联,影响商业价值。
如何补救缺乏显著性?
- 添加独特元素:在通用名称或描述性词汇中加入创意设计(如“可口可乐”将“可乐”与独特字体结合)。
- 长期使用积累商誉:通过持续宣传和市场认可,使标志获得“第二含义”。
- 结合其他标志:将缺乏显著性的标志与图形、字母等组合,增强辨识度。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如果商标被认定为缺乏显著性,还有机会注册吗?
解答: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尝试注册:
- 对原标志进行修改(如添加图形、调整字体),使其具备显著性;
- 提交使用证据,证明该标志已通过长期使用获得“第二含义”(如“微博”最初为通用词汇,后因品牌推广成功注册)。
问题2:地名、原材料名称一定不能作为商标吗?
解答:
- 地名:通常缺乏显著性(如“北京”“长江”),但若与商品无关且具有独创性(如“黄山”牌茶叶),可能被接受。
- 原材料名称:直接描述原料的标志(如“纯棉”)通常不可注册,但若通过设计或使用获得显著性(如“七匹狼”服饰),则可能成功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