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旁的"R"表示已注册,受《商标法》保护,具有排他性法律效力,区别于
商标旁“®”的含义与法律依据
“®”是“注册商标”的专用标记,其使用受《商标法》严格规范,根据我国《商标法》第9条及《商标法实施条例》第63条规定,只有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的商标,权利人才能在使用商标时标注“®”符号,该符号具有三重法律意义:
- 公示效力:表明该商标已完成法定注册程序,处于法律保护状态
- 权利宣示:公示商标专用权的权属范围和法律效力
- 侵权警示:对侵权行为产生法律威慑作用
商标注册的核心价值
维度 | 未注册商标 | 注册商标(®) |
---|---|---|
权利性质 | 自然权利 | 法定权利 |
保护范围 | 局限在先使用范围 | 全国范围内排他性保护 |
维权依据 | 《反不正当竞争法》 | 《商标法》及刑法条款 |
续展机制 | 无 | 可无限次续展 |
许可收益 | 受限于合同约定 | 可质押、转让、授权 |
“®”的使用规范与法律风险
-
使用条件:
- 必须已经取得《商标注册证》
- 标注位置应与注册商标图样一致
- 不得自行改变注册商标样式后标注
-
违法后果:
- 未注册商标擅自使用“®”:违反《商标法》第48条,可能面临责令整改、罚款等行政处罚
- 已注册商标不当使用:可能丧失专用权保护,典型如“撤三”制度(连续三年未规范使用)
-
特殊情形:
- 组合商标需整体注册后方可标注“®”
- 防御性储备商标不得提前标注
-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特别标注规则
“®”与“™”的本质区别
特征 | ®(注册商标) | ™(商标) |
---|---|---|
法律状态 | 完成注册 | 申请中/未注册 |
权利强度 | 专用权 | 申请优先权 |
使用期限 | 注册有效期内(10年) | 无限制 |
法律保护 | 《商标法》全面保护 | 《商标法》有限保护 |
标注要求 | 必须与注册式样一致 | 可自由标注 |
国际认知 | 全球通用法律符号 | 部分地区通用标识 |
典型案例解析
- 小米科技诉“小米新品”案:被告在相同商品使用近似商标并标注“®”,被法院认定恶意攀附商誉,判赔500万元
- “今日头条”维权案:未注册时标注“®”遭行政处罚,规范注册后成功维权
- “老干妈”防御性储备:注册近200个关联商标,均规范标注“®”形成品牌护城河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注册商标标注“®”后是否还需要登记版权?
A:商标权与著作权属于不同权利体系,文字/图形商标建议同步登记版权,但“®”本身仅涉及商标权公示,不替代版权登记,可口可乐”曲线瓶同时享有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权和版权三重保护。
Q2: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商标在内地可以使用“®”吗?
A:根据《商标法》地域性原则,需在中国大陆重新申请注册,如“港版美心月饼”未在内地注册,即使香港有注册商标,在内地使用“®”仍属违法,跨境品牌通常通过马德里体系或逐一国家注册实现合规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