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第二条规定,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指新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为产品形状构造改进,外观设计系产品美学设计
解析
中国《专利法》(2020年修正)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该条款明确了专利法保护的三类客体,并分别定义了其内涵,以下是具体说明:
发明
-
定义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产品发明:如新型电子设备、药物配方。
- 方法发明:如生产工艺、检测方法、数据处理方法。
-
特点
- 需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专利三性)。
- 保护范围最广,可涵盖技术解决方案的全流程。
实用新型
-
定义
实用新型是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技术方案。- 仅限产品:如新型家具、机械结构。
- 不保护方法:如制造工艺、算法。
-
特点
- 创新性要求低于发明(仅需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要求较低)。
- 审查周期短(仅形式审查),但保护期较短(10年)。
外观设计
-
定义
外观设计是对产品的整体或局部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必须应用于具体产品:如手机外观、包装瓶设计。
- 不保护脱离产品的纯图案或色彩。
-
特点
- 侧重视觉美感,不要求技术功能创新。
- 审查周期短(仅形式审查),保护期10年。
三类专利对比表
类别 | 保护对象 | 创新性要求 | 审查制度 | 保护期限 |
---|---|---|---|---|
发明 | 产品、方法 | 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 实质审查 | 20年 |
实用新型 | 产品(形状/构造) | 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要求低) | 形式审查 | 10年 |
外观设计 | 产品外观(形状/图案/色彩) | 新颖性+美观性 | 形式审查 | 10年 |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如何区分发明与实用新型?
解答:
- 保护对象:发明可保护产品和方法,实用新型仅保护产品。
- 创新性:发明需满足更高的创造性(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实用新型只需“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 审查流程:发明需通过实质审查(耗时长),实用新型仅需形式审查(审批快)。
问题2:外观设计与商标有何区别?
解答:
- 功能:外观设计保护产品外观的美感(如手机造型),商标保护商品来源的标识(如品牌Logo)。
- 保护期限:外观设计专利最长10年,商标可无限续展。
- 申请条件:外观设计需具备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