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后的“B”通常表示该专利为分案申请授权,即原专利申请经修改后分案提交并获得授权,用于区分原案与分
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后“B”的含义解析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的基本结构
中国发明专利的授权公告号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
ZL
(专利国别代码) + 申请号(9位数字) + 法律状态标识(字母)
ZL202110000000.B
组成部分 | 示例 | 说明 |
---|---|---|
国别代码 | ZL | 中国专利(ZL为“专利”拼音首字母) |
申请号(9位数字) | 202110000000 | 专利申请时的流水号,前4位为申请年份,第5位表示专利类型(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 |
法律状态标识 | .B | 表示专利的法律状态或版本,.B 为分案申请授权,.A 为原始申请首次授权 |
.B
的具体含义
.B
代表“分案申请授权”,即该专利是通过分案申请程序获得的授权。
- 分案申请:当原专利申请因不符合单一性要求被驳回时,申请人可将原申请中的一部分技术内容作为新申请提交,称为“分案申请”。
- 标识意义:
.A
:原始申请的首次授权公告(无分案)。.B
:分案申请的授权公告(如原案被驳回后,分案重新获得授权)。
示例:
- 原申请号:
202110000000
,因单一性问题被驳回。 - 分案申请号:
202110000001
,最终授权公告号为ZL202110000000.B
。
与.A
的区别对比
标识 | 场景 | 法律状态 | 常见原因 |
---|---|---|---|
.A | 原始申请首次授权 | 正常审查流程,无需分案 | 符合单一性要求,直接授权 |
.B | 分案申请授权 | 原案被驳回后,分案重新获得授权 | 原申请包含多项发明,需拆分后独立授权 |
其他可能标识(扩展知识)
标识 | 含义 | 说明 |
---|---|---|
.C | 极少使用,可能为特殊程序(如复审后授权) | 实际案例中罕见,需结合具体公告文件确认 |
.U |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仅实用新型) | 发明专利无此标识,实用新型专用 |
.D | 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仅外观设计) | 发明专利无此标识,外观设计专用 |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什么是“分案申请”?如何判断专利是否为分案授权?
解答:
- 分案申请:指原专利申请因不符合“单一性”要求(即一份申请包含多项互不关联的发明),被审查员要求分割为多个独立申请,分案申请需在原申请被驳回后提交,且内容不得超出原申请记载范围。
- 判断方法:
- 查看授权公告号后缀,
.B
表示分案授权。 - 阅读专利发明内容,分案专利通常为原案技术方案的子集。
- 检索原申请号,确认是否存在分案申请记录。
- 查看授权公告号后缀,
问题2:授权公告号中的.A
和.B
对专利保护范围有影响吗?
解答:
- 无直接影响:
.A
和.B
仅表示授权程序的不同,专利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 潜在差异:
.B
分案专利的权利要求通常更聚焦于原案中的某一部分技术,可能比.A
更窄。.B
的有效期从分案申请日起算(而非原申请日),可能短于.A
的有效期。
- 注意事项:需结合专利申请日和分案日期,计算剩余保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