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资格要求
-
国籍或居留身份:
- 申请人需为《专利合作条约》(PCT)缔约国的国民、居民,或在缔约国境内有真实有效的营业所。
- 若申请人来自非PCT成员国,需通过PCT成员国的专利机构代为提交申请(如中国申请人需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
-
优先权要求:
可基于在先的首次申请(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主张优先权,优先权期限为自首次申请日起12个月(发明/实用新型)或6个月(外观设计)。
发明的可专利性要求
PCT申请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具体标准由指定国/地区法律决定):
| 要求 | 说明 |
|||
| 新颖性 | 申请日前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包括出版、使用、公开展示等)。 |
| 创造性 | 与现有技术相比,申请内容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
| 工业实用性 | 发明需能在产业中制造或使用,并产生积极效果。 |
形式要求
-
申请文件:
- 必须提交的文件包括:国际专利申请请求书、发明内容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必要时附图。
- 语言要求:需以PCT规定的官方语言(英语、法语或西班牙语)提交,若进入某些指定国(如中国、日本),需额外提供官方语言译文。
-
国际检索与初审:
- 国际检索:由国际检索单位(如ISA、EPA、USPTO等)对发明进行现有技术检索,出具国际检索报告。
- 国际初步审查(可选):申请人可要求对发明的可专利性进行初步审查,结果不影响指定国最终审查。
费用与流程
-
费用:
- 国际阶段费用:包括传输费(约100瑞士法郎)和国际检索费(根据检索单位不同,约15003000瑞士法郎)。
- 国家阶段费用:进入指定国后需缴纳该国申请费及审查费,费用因国别而异。
-
时间节点:
- 国际申请日:以受理局收到完整申请文件的日期为准。
- 进入国家阶段期限:自优先权日起30个月内(部分国家/地区要求更短,如美国为18个月)。
注意事项
-
PCT的限制:
- PCT仅进行形式审查和国际检索,不授予专利权,最终需指定国/地区批准。
- 若国际检索报告负面(如缺乏新颖性),可能影响指定国的审查结果。
-
策略建议:
- 优先选择进入高价值市场(如欧美、中国),避免无意义的指定国。
- 利用国际初审报告优化进入国家阶段的答辩策略。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PCT申请是否必须进行国际初步审查?
解答:不必须,国际初步审查为可选程序,申请人可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是否启动,若跳过初审,直接进入国家阶段,需自行应对指定国的实质审查。
问题2:通过PCT进入指定国的流程是否比直接申请更复杂?
解答:流程复杂度相似,但PCT的优势在于:
- 可延迟进入国家阶段(最长30个月),为市场评估留出时间;
- 国际检索报告可辅助指定国审查,减少重复劳动;
- 统一语言和格式要求降低多国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