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4

Good Luck To You!

什么是涉外定牌加工

涉外定牌加工指国内企业接受境外委托,按其要求生产并贴附其商标后出口的业务。

一、定义与特征

1、定义:涉外定牌加工又称为涉外贴牌加工,是指境内企业接受境外商标权人或商标使用权人的委托,按照其要求加工产品,在加工的产品上贴附境外委托人提供的商标,并将加工后的产品全部交付给境外委托人,不在境内销售的生产加工模式。

2、特征

委托方为境外主体:委托进行定牌加工的是境外的商标权人或其授权人,他们拥有境外的商标权利。

产品全部出口:加工完成的产品全部销往国外,不在国内市场进行销售。

贴附指定商标:严格按照境外委托方的要求,在产品上贴附其提供的商标标识。

二、常见形式与流程

1、常见形式

来料加工:境外委托方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境内加工企业按照要求进行加工生产并贴牌。

来样加工:境外委托方提供样品,境内企业根据样品进行生产加工并贴牌。

来件装配:境外委托方提供零部件,由境内企业进行装配并贴牌。

2、一般流程

委托洽谈:境外委托方与境内加工企业就加工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标准、商标使用、交货时间等进行协商,签订委托加工合同。

生产加工:境内加工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和境外委托方的要求,组织生产,在产品上贴附指定的商标。

什么是涉外定牌加工

质量检验:加工完成后,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出口交付:将加工好的产品全部交付给境外委托方,通过海关出口到境外市场。

三、商标使用与侵权认定

1、商标使用情况

有境外商标授权:如果境外委托方在境外拥有合法的商标权利,并且授权境内加工企业使用该商标进行定牌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境内企业的商标使用行为是基于境外委托方的合法授权,通常被认为是合法的商业行为。

无境外商标授权或商标冲突:若境外委托方未取得相关商标的合法权利,或者其商标在境内与已注册的商标存在冲突,此时境内加工企业的贴牌行为可能会引发商标侵权问题。

2、侵权认定因素

商标近似性:判断境内加工企业使用的商标与境内已注册商标是否构成近似,包括商标的文字、图形、颜色组合等方面,如果两者近似,容易导致相关公众混淆,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商品类似性:考虑加工产品与境内已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类似商品,如果在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更可能构成侵权。

相关公众混淆可能性:以相关公众的视角,判断是否会对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或误认,相关公众不仅包括国内的消费者,还包括在商品生产、运输等环节可能接触到商品的经营者等。

什么是涉外定牌加工

四、典型案例分析

1、“PRETUL”锁案

案情:莱斯公司拥有“PRETUL及椭圆图形”商标专用权,核定使用在锁类商品上,墨西哥储伯公司在墨西哥注册了“PRETUL”商标,委托亚环公司生产挂锁并全部出口墨西哥,莱斯公司认为亚环公司侵权,一审法院认定部分产品侵权,二审浙江省高院认定全部产品侵权,后最高人民法院提审认定亚环公司不构成侵权。

分析:最高人民法院认为亚环公司受储伯公司委托生产挂锁并贴附“pretul”标志,产品全部出口墨西哥,不在中国市场销售,该标志在中国境内不具有识别商品来源的功能,亚环公司的行为不属于商标性使用,不构成商标侵权。

2、“东风”柴油机配件案

案情:上柴公司是“东风”系列图文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人,常佳公司接受印尼PT ADI公司委托,依据其在印尼拥有的“DONGFENG(东风)”商标及标志,生产柴油机及组件并出口至印尼销售,上柴公司认为常佳公司侵权,一审法院认定常佳公司不构成侵权,二审法院认定构成侵权,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支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分析: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常佳公司与印尼PT ADI公司签订委托书,依据其合法拥有的商标权生产并完全出口至印尼销售,相关标识指向印尼PT ADI公司,未影响上柴公司涉案注册商标在国内的市场识别功能,不会导致相关公众混淆误认,且常佳公司已尽合理注意义务,故不构成侵权。

五、风险防范与注意事项

1、加工企业的审查义务

在接受涉外定牌加工业务前,加工企业应要求境外委托方提供商标注册证明、授权书等相关文件,核实其商标权利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自身加工行为有合法的授权依据。

对委托方提供的商标进行审查,避免与国内已注册商标造成冲突或近似,防止因商标问题引发侵权纠纷。

什么是涉外定牌加工

2、合同约定的重要性

双方应在委托加工合同中明确商标的使用范围、方式、责任承担等条款,特别是要明确境外委托方对商标权利的保证和承诺,以及因商标问题导致的责任分担。

对于产品质量、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常规条款也应详细约定,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清引发纠纷。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涉外定牌加工中,如果境外委托方的商标在境内未注册,但在其他国家已注册,境内加工企业一定不构成侵权吗?

解答:不一定,虽然境外委托方的商标在其他国家已注册,但在中国境内未注册,若该商标与中国境内已注册的商标构成近似,且加工产品与境内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类似,容易导致相关公众混淆,境内加工企业仍可能构成侵权,即使不构成侵权,若加工企业未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问题2:如何判断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使用是否会造成相关公众混淆?

解答:判断是否会造成相关公众混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商标的近似程度、商品的类似程度、相关公众的注意力水平、商标的显著性强弱、实际使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导致混淆的因素等,如果商标在文字、图形、颜色组合等方面与境内已注册商标高度近似,且加工产品与已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在功能、用途、销售渠道、消费群体等方面类似,就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混淆,认为两者商品来自同一来源或存在特定联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5年8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