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准备与系统检查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问题,您需要确保您的 CentOS 6.5 系统已经正确配置了网络连接,因为汉化过程需要通过 yum 包管理器从远程仓库下载语言支持包,由于 CentOS 6 已正式停止维护(EOL),其官方源可能已失效,您可能需要将 yum 源指向 vault.centos.org 这样的归档仓库。

检查系统当前的语言环境设置,打开终端,输入以下命令:
locale
如果系统尚未汉化,您看到的输出通常会以 LANG=en_US.UTF-8 为开头,这表明系统当前使用的是美国英语环境,我们的目标就是将其修改为中文。
安装中文语言支持包
汉化的核心是安装相应的语言包,CentOS 提供了两种主要的方式来获取这些资源:组包安装和独立包安装。
使用 yum 组安装(推荐)
这是最简单、最全面的方法,通过安装“Chinese Support”这个软件包组,系统会自动处理所有依赖关系,一次性安装字体、输入法、翻译文件等所有必要的组件。
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
sudo yum groupinstall "Chinese Support"
系统会列出将要安装的软件包列表,输入 y 并回车确认即可,这个过程会自动下载并安装包括 fonts-chinese(中文字体)、kde-l10n-Chinese(KDE桌面中文包)或 libreoffice-langpack-zh-Hans(LibreOffice中文语言包)等在内的一系列关键软件。
手动安装单独的语言包
如果您希望更精确地控制安装内容,或者只需要最基础的中文显示功能,可以选择手动安装核心软件包。
sudo yum install fonts-chinese
对于使用 KDE 桌面的用户,可能还需要安装其对应的语言包:
sudo yum install kde-l10n-Chinese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这两种方法,可以参考下表:

| 安装方法 | 命令 | 优点 | 缺点 |
|---|---|---|---|
| 组安装 | yum groupinstall "Chinese Support" |
简单高效,一键安装所有相关组件,避免遗漏 | 可能会安装一些用户并不需要的额外软件包 |
| 独立安装 | yum install fonts-chinese ... |
精确,可控性强,节省磁盘空间 | 需要了解具体的软件包名称,容易遗漏依赖项 |
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第一种方法无疑是更省心、更可靠的选择。
配置系统语言环境
语言包安装完成后,系统本身并不知道应该使用哪一种语言,我们需要通过修改系统配置文件来指定默认语言环境,这个关键的配置文件是 /etc/sysconfig/i18n。
使用文本编辑器(如 vi 或 nano)打开该文件:
sudo vi /etc/sysconfig/i18n
您会看到类似下面的内容(系统默认英文环境):
LANG="en_US.UTF-8"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SUPPORTED="en_US.UTF-8:en_US:en"
将其修改为简体中文环境,请将文件内容更改为:
LANG="zh_CN.UTF-8"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SUPPORTED="zh_CN.UTF-8:zh_CN:zh_SG:zh:en_US.UTF-8:en_US:en"
配置项解析:
LANG="zh_CN.UTF-8":这是最核心的一行,它将系统的默认语言设置为简体中文,并使用 UTF-8 字符编码,UTF-8 是现代 Linux 系统的标准编码,能够完美兼容多国语言。SUPPORTED="...":此行定义了系统所支持的语言列表,我们将中文(zh_CN等)放在了前面,但仍然保留了对英文的支持,确保系统的兼容性。SYSFONT:此行主要用于控制台(非图形界面)的字体设置,通常保持默认即可。
修改完成后,保存文件并退出编辑器。
生效与验证
为了让上述所有配置完全生效,最可靠的方式是重启系统。
sudo reboot
系统重启后,再次登录,如果您使用的是图形界面(如GNOME或KDE),您会发现系统菜单、窗口标题、应用程序名称等都已变成了中文。
为了进一步验证汉化是否成功,可以进行以下检查:
- 终端命令检查:打开一个终端,输入
date命令查看当前时间,如果输出是“2025年 5月 20日 星期一 10:30:00 CST”这样的格式,而不是英文的“Mon May 20 10:30:00 CST 2025”,则说明终端的本地化设置已生效。 - Locale 命令检查:再次运行
locale命令,您应该能看到LANG=zh_CN.UTF-8的输出,确认系统环境变量已正确更新。
至此,您的 CentOS 6.5 系统已经成功汉化,无论是图形界面还是命令行环境,都能完美支持中文显示和输入了。

相关问答FAQs
我安装了语言包,也修改了 i18n 文件,为什么通过 SSH 远程连接时,终端仍然显示乱码?
解答: 这个问题通常不是由服务器端配置引起的,而是客户端(也就是您用来连接的电脑)的终端软件设置问题,服务器端已经将环境变量设置为 zh_CN.UTF-8,但如果您的 SSH 客户端(如 PuTTY、Xshell、SecureCRT 或 macOS 的终端)没有使用支持中文的字体,或者字符编码没有设置为 UTF-8,就无法正确解析服务器发送过来的中文字符,从而导致显示为方框或问号,请检查您客户端的设置,确保其使用的字体是支持中文的(如“新宋体”、“Consolas”等),并且字符编码(Character Encoding)选项明确设置为“UTF-8”。
CentOS 6.5 已经非常老旧,执行 yum groupinstall "Chinese Support" 时提示源找不到或者连接超时,应该怎么办?
解答: 这是 CentOS 6 系列版本停止维护后的常见问题,官方的 yum 源服务器已经被移除或重定向,您需要手动修改 yum 的仓库配置文件,将其指向 CentOS 的官方归档站点 vault.centos.org,具体操作如下:
-
备份原始的仓库配置文件:
sudo mv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backup -
编辑或创建一个新的
CentOS-Base.repo文件:sudo vi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
粘贴到文件中:
[base] name=CentOS-$releasever - Base baseurl=https://vault.centos.org/6.5/os/$basearch/ gpgcheck=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6 [updates] name=CentOS-$releasever - Updates baseurl=https://vault.centos.org/6.5/updates/$basearch/ gpgcheck=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6
-
保存文件后,清理
yum缓存并重新生成:sudo yum clean allsudo yum makecache
完成这些步骤后,您的 yum 命令就可以正常从归档源下载软件包,汉化安装过程也就能顺利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