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利申请快速通道:优先审查
(一)适用情形
1、涉及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例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专利申请,以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为例,其研发涉及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等创新点,这些技术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可申请优先审查。
2、涉及公共健康和安全
像药品研发相关的专利,比如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研发,包括疫苗、特效药等的专利申请,这些专利成果能够快速应用于疫情防控,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所以可以走优先审查通道。
3、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例如一些基础通信技术的专利,5G通信技术的发展,其相关专利涵盖了从基站建设到终端设备通信的各个方面,这些专利的快速授权有助于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的信息交流、数字化转型等有着重大影响,符合优先审查的条件。
(二)申请流程
步骤 | |
1. 准备材料 | 申请人需要提交优先审查请求书、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信息材料(如果有)、证明文件等,优先审查请求书应详细说明申请优先审查的理由,如符合上述涉及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等情况;现有技术或现有设计信息材料用于说明该专利申请与已有技术的差异和创新点;证明文件可以是政府部门出具的关于该专利涉及领域属于重点支持范围的证明等。 |
2. 提交申请 |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可以通过线上电子申请系统提交,也可以以书面方式提交,需要缴纳优先审查请求费,费用标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
3. 审查过程 | 专利局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申请材料符合要求,专利局会启动优先审查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审查员会按照正常的专利审查标准对该申请进行审查,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方面的审查,不过,由于是优先审查,整个过程会比常规审查要快很多,一般情况下,优先审查的周期可能在几个月内完成,而普通专利申请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
二、专利申请快速通道:预审服务
(一)适用地区和机构
我国多地开展了专利预审服务试点,例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当地的企业、科研机构等提供预审服务,以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例,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北京市辖区内注册登记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
(二)预审流程
步骤 | |
1. 提交预审申请 | 申请人向当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交预审申请材料,包括专利申请文件、预审请求书等,预审请求书需明确表明希望获得预审服务的意愿以及该专利的基本情况,专利申请文件要按照专利法的要求进行撰写,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部分。 |
2. 预审审查 |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预审员会对申请文件进行初步审查,主要审查申请文件是否符合预审的形式要求,如文件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完整等,也会对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等进行初步评估,这个过程一般相对较快,通常在几天到几周内完成。 |
3. 反馈与修改 | 如果预审员发现申请文件存在问题,会及时向申请人反馈,申请人根据反馈意见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完善,经过修改后的申请文件再次提交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进行复审,直到通过预审。 |
4. 正式提交专利申请 | 通过预审后,申请人可以将该专利申请正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交,由于专利申请已经经过了预审环节的初步筛选和完善,在后续的专利局审查过程中,其授权速度可能会比普通申请更快。 |
三、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优先审查和预审服务可以同时使用吗?
答:可以同时使用,优先审查是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层面加快专利审查的一种方式,而预审服务是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的一种预先审查服务,两者并不冲突,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相互配合,一项专利申请先通过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预审,然后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时再申请优先审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专利授权的速度。
问题2:如果专利申请被驳回,使用了优先审查或预审服务是否可以降低损失?
答:不能直接降低经济损失,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时间成本,无论是优先审查还是预审服务,目的都是加快专利审查进程,如果专利申请被驳回,虽然投入的时间和费用没有换来专利授权,但是通过快速审查流程,能够更快地得到审查结果,申请人可以尽早了解专利申请的问题所在,从而决定是否进行申诉或者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后重新申请,相比普通专利申请流程,可以减少因长时间等待审查结果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间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