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家小米电风扇BPTS01DM侵犯格力电器专利权
案件背景:2023年12月9日,格力电器发布消息称其起诉小米公司侵权,要求小米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其经济损失,格力电器指出,小米公司未经许可,生产、销售、许诺销售的产品使用了其名为“用于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家用空调器”的实用新型专利(ZL2019103456783.9),且小米相关产品的销售范围极广。
案件经过:2024年6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公开审理该案,庭审中双方围绕涉案专利是否全部无效、小米产品是否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等焦点问题进行激烈辩论。
一审结果:2024年9月23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小米构成侵权,需停止对涉案专利的实施,并赔偿格力30万元。
终审结果:2024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要求小米公司立即停止制造和销售侵权产品,并赔偿格力电器185万元人民币。
2、米家智能插座增强版侵害鸿雁公司专利权
案件背景: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发现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创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和销售的米家智能插座增强版落入其名为“耦合器、适配器以及充电装置”的发明专利(ZL201610011026.1)的保护范围。
诉讼请求:鸿雁公司要求小米公司和创米公司立即停止制造、许诺销售和销售侵权产品,并销毁库存侵权产品;请求小米公司和创米公司连带赔偿其经济损失及因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共计人民币50万元。
案件进展:目前该案件尚未有最终的判决结果公布。
3、与华为的专利纠纷
案件背景:2023年1月,小米公司的“一种锁相环电路、锁相环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专利(申请号为 202111379544 .8)曾被以不符合创造性要求为由不予授予专利权,而华为的“锁相环电路、锁相环装置以及终端设备”专利(申请号为 201910754548 .X)则成功授权,小米认为华为的专利不具备创造性、实用性,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但被驳回。
后续发展:2023年9月18日,华为公司撤回针对小米公司提出的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处理请求,至此,双方围绕涉案专利发生的系列争议落下帷幕。
以下是两个相关问题与解答:
1、小米在面对专利侵权指控时,通常会采取哪些应对策略?
答:小米在面对专利侵权指控时,通常会采取多种应对策略,小米会尝试证明自己没有侵犯对方专利,通过技术比对、法律分析等手段来论证自己的产品或技术与原告专利存在本质区别,如果无法完全证明自己未侵权,小米可能会考虑与原告协商和解,寻求达成专利许可协议或支付合理的专利使用费,以避免长时间的法律纠纷和可能的高额赔偿,小米还可能会对涉案专利提起无效宣告请求,试图挑战专利的有效性,但这一策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专利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判断,如果其他策略均无法奏效,小米将不得不面临法律诉讼,并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
2、小米如何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的专利侵权风险?
答:为了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的专利侵权风险,小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内部研发和创新管理,确保新产品和技术在研发过程中充分检索和分析相关专利文献,避免侵犯他人专利权,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定期对产品和技术进行专利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侵权风险,加强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减少因标准不统一而导致的专利纠纷,积极培养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提高整个团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