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日常使用中,DNS(域名系统)扮演着“电话簿”的角色,负责将我们易于记忆的网址(如 www.google.com)翻译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IP地址,为了加快访问速度,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会将这些翻译结果暂时存储起来,这就是DNS缓存,这个缓存有时会因为网站迁移、服务器更新或网络配置错误而过时,导致访问异常、网页无法打开或显示旧内容。“消除DNS”在通常语境下,指的是清除本地DNS缓存,这是一项基础且极其有效的网络故障排查手段。

为何需要清除DNS缓存?
清除DNS缓存可以解决一系列看似棘手的网络问题,最常见的场景包括:
- 网站无法访问:浏览器提示“服务器未找到”或“无法访问此网站”,但其他设备或网络可以正常访问。
- 网站显示旧版本:网站已经进行了更新或改版,但你看到的依然是之前的旧页面。
- 访问新上线网站失败:一个新注册的域名或刚刚迁移到新服务器的网站,你无法访问,但朋友却可以。
- 特定网络服务连接错误:某些在线游戏、即时通讯工具或应用程序因DNS解析问题而无法连接到服务器。
在这些情况下,强制清除本地的DNS缓存,相当于让系统重新去互联网上查询最新的“电话簿”,往往能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
如何在不同操作系统中清除DNS缓存
不同操作系统的清除方法略有不同,但都非常简单,以下是针对主流操作系统的详细步骤。
Windows 系统
在Windows系统中,无论是Windows 10还是Windows 11,都通过命令提示符或PowerShell来执行清除操作。
-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命令提示符,点击“开始”菜单,输入“cmd”或“命令提示符”,在搜索结果中右键点击它,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 在打开的黑色窗口中,输入以下命令并按回车键:
ipconfig /flushdns - 如果操作成功,你会看到一条确认信息:“已成功刷新 DNS 解析缓存。”
同样,你也可以在管理员权限的PowerShell中使用 Clear-DnsClientCache 命令来达到相同效果。
macOS 系统
macOS系统需要通过终端应用来清除DNS缓存,命令会因系统版本而略有差异,但现代macOS版本(如Catalina及之后)通常使用统一的命令。

- 打开“终端”应用,你可以在“应用程序” -> “实用工具”文件夹中找到它,或通过Spotlight搜索(Command + 空格键)。
- 输入以下命令,然后按回车键,系统会要求你输入管理员密码(输入时密码不会显示),输入后再次按回车。
sudo dscacheutil -flushcache; sudo killall -HUP mDNSResponder这个命令组合首先刷新了目录服务缓存,然后重启了mDNSResponder进程,从而彻底清除了DNS缓存,执行后不会有任何成功提示,这代表命令已正常执行。
Linux 系统
Linux的发行版众多,其DNS缓存机制也各不相同,大多数现代桌面发行版(如Ubuntu 20.04+)使用 systemd-resolved 服务。
- 打开终端。
- 对于使用
systemd-resolved的系统,输入以下命令:sudo systemd-resolve --flush-caches - 你可以使用
sudo systemd-resolve --statistics来查看缓存统计,确认缓存已被清空(Cache size项应为0)。
对于使用 dnsmasq 作为缓存服务的系统(常见于一些旧版本或特定配置),则需要重启该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nsmasq
下表小编总结了不同系统的清除命令,方便快速查阅:
| 操作系统 | 工具/环境 | 清除命令 |
|---|---|---|
| Windows | 命令提示符(管理员) | ipconfig /flushdns |
| Windows | PowerShell(管理员) | Clear-DnsClientCache |
| macOS | 终端 | sudo dscacheutil -flushcache; sudo killall -HUP mDNSResponder |
| Linux (systemd) | 终端 | sudo systemd-resolve --flush-caches |
| Linux (dnsmasq) | 终端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nsmasq |
更深层次的DNS问题排查
如果清除本地DNS缓存后问题依旧存在,那么问题可能源于其他环节,可以尝试以下进阶操作。
- 重启路由器:家庭或办公室的路由器同样具备DNS缓存功能,重启路由器是清除其缓存并重新获取网络配置的最简单方法。
- 更换DNS服务器:有时问题出在网络运营商(ISP)提供的DNS服务器上,你可以将其更换为更稳定、更快速的公共DNS服务,Google的
8.8.8和8.4.4,或Cloudflare的1.1.1和0.0.1,在操作系统的网络适配器设置中可以手动配置DNS服务器地址。 - 检查Hosts文件:
hosts文件是一个本地的、手动的DNS映射文件,它的优先级高于普通DNS查询,如果该文件中有错误的或过时的映射记录,也会导致访问异常,检查并清理该文件(Windows路径为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macOS/Linux路径为/etc/hosts)是排查顽固问题的有效手段。
清除DNS缓存是解决网络连接问题的“第一法则”,它操作简单、风险极低,却能应对大量常见的网络故障,掌握这一技能,将让你在遇到网络难题时更加从容不迫。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清除DNS缓存有风险吗?会删除我的个人文件或浏览记录吗?
解答: 完全没有风险,清除DNS缓存仅仅是删除了系统存储的“域名-IP地址”的临时对应关系记录,这个操作不会对你的个人文件(如文档、照片)、应用程序数据或浏览器的历史记录产生任何影响,唯一的“副作用”是,在清除缓存后首次访问某个网站时,系统需要重新进行DNS查询,可能会比平时慢上几百毫秒,但之后会恢复正常。
问题2:我已经按照步骤清除了所有设备的DNS缓存,为什么问题还是没解决?
解答: 如果清除本地和路由器DNS缓存后问题依旧,说明根源可能更深层,你可以尝试以下步骤:
- 更换DNS服务器:如上文所述,尝试使用公共DNS(如Google DNS或Cloudflare DNS),排除运营商DNS服务器的问题。
- 检查防火墙或安全软件:某些防火墙或杀毒软件可能会错误地拦截DNS请求,暂时禁用它们进行测试。
- 使用其他网络测试:尝试用手机热点连接电脑,看是否能正常访问,如果可以,则说明问题出在你当前的网络环境。
- 确认网站状态:访问“down.com”或类似网站,检查是否是目标网站本身出现了全球性的宕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