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的Web应用开发中,健壮的错误处理机制是保证用户体验和系统稳定性的关键,JavaScript作为前端核心语言,提供了多种方式来监听和捕获运行时产生的错误,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开发者可以及时发现并定位问题,甚至将错误信息上报至服务器,从而持续优化产品,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几种主流的JS错误监听技术。

全局错误捕获:window.onerror
window.onerror 是最传统也是最直接的全局错误监听器,它会在JavaScript运行时发生错误(如语法错误、类型错误等)时触发,通过给 window.onerror 赋值一个函数,我们可以捕获到大部分同步执行的脚本错误。
其基本用法如下:
window.onerror = function(message, source, lineno, colno, error) {
// message: 错误信息字符串
// source: 发生错误的脚本URL
// lineno: 错误发生的行号
// colno: 错误发生的列号
// error: Error对象实例,包含更详细的错误堆栈
console.log('捕获到错误:', {
message,
source,
lineno,
colno,
stack: error ? error.stack : 'N/A'
});
// 返回 true 可以阻止浏览器默认的错误处理行为(如在控制台打印错误)
return true;
};
尽管 window.onerror 很强大,但它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无法捕获网络请求失败(如图片、脚本加载失败)和未处理的Promise rejection。
更全面的监听:window.addEventListener('error')
为了弥补 window.onerror 的不足,现代浏览器推荐使用 window.addEventListener('error', ...),这个事件监听器不仅能捕获脚本运行时错误,还能捕获资源加载失败(如 <img>, <script>, <link> 等标签加载失败)。
window.addEventListener('error', function(event) {
// event.message: 错误信息
// event.filename: 错误源文件
// event.lineno, event.colno: 错误行列号
// event.error: Error对象
// event.target: 触发错误的元素(对于资源加载错误非常有用)
if (event.target) {
// 这是一个资源加载错误
console.error('资源加载失败:', event.target.src || event.target.href);
} else {
// 这是一个脚本运行时错误
console.error('脚本运行时错误:', event.message);
}
}, true); // 使用捕获阶段,确保能监听到所有子元素的错误
通过判断 event.target 是否存在,我们可以精准地区分是脚本错误还是资源加载错误,从而进行分类处理。
捕获未处理的Promise:unhandledrejection
随着Promise和async/await的普及,未处理的Promise rejection成为了一个常见的错误来源,这类错误不会被 window.onerror 或 error 事件捕获,为此,浏览器提供了 unhandledrejection 事件。

window.addEventListener('unhandledrejection', function(event) {
// event.reason: Promise被reject的原因,通常是一个Error对象
console.error('捕获到未处理的Promise rejection:', event.reason);
// 可以在这里阻止错误在控制台显示
// event.preventDefault();
});
// 示例:一个未被catch的Promise
Promise.reject('这是一个未处理的错误');
监听 unhandledrejection 事件是完善异步错误处理闭环的关键一步。
局部错误处理:try...catch
除了全局监听,try...catch 是JavaScript中最基础、最常用的局部错误处理结构,它允许我们包裹一段可能出错的代码,并在错误发生时执行特定的逻辑,而不会中断整个程序的运行。
try {
// 可能出错的代码
const result = JSON.parse(invalidJSONString);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JSON解析失败:', error);
// 可以在这里进行错误恢复或提示用户
} finally {
// 无论是否出错,finally块中的代码总会执行
console.log('清理工作完成');
}
try...catch 的主要优点是精确和可控,但它无法捕获异步代码(如 setTimeout、事件回调)中抛出的错误,除非这些异步代码本身被包裹在 try...catch 中。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下表对它们进行了小编总结:
| 方法 | 捕获范围 | 主要用途 | 关键参数/对象 |
|---|---|---|---|
window.onerror |
同步脚本运行时错误 | 传统全局错误捕获 | message, source, lineno, colno, error |
addEventListener('error') |
同步脚本错误、资源加载错误 | 更全面的全局错误监听 | event.message, event.error, event.target |
addEventListener('unhandledrejection') |
未处理的Promise rejection | 异步Promise错误处理 | event.reason |
try...catch |
同步代码块 | 局部、可控的错误处理与恢复 | catch (error) |
在实际应用中,最佳实践是组合使用这些方法,在业务逻辑的关键节点使用 try...catch 进行精细化控制,同时通过全局的 error 和 unhandledrejection 事件监听器作为兜底,捕获所有意料之外的错误,并将它们上报到日志系统,从而构建一个立体化的前端错误监控体系。
相关问答FAQs
Q1: try...catch 能捕获异步代码(如 setTimeout)中的错误吗?

A: 不能直接捕获。try...catch 只能捕获同步执行代码块中的错误,对于 setTimeout 或其他异步回调中抛出的错误,try...catch 块在异步代码执行时早已结束,要捕获这类错误,需要在异步回调函数内部再次使用 try...catch,或者依赖全局的 window.onerror 或 error 事件监听器。
Q2: 在生产环境中,监听到错误后应该做什么?
A: 应避免直接将错误详情暴露给普通用户,以免造成困惑或安全隐患,最佳实践是:1)在控制台记录详细的错误信息,方便开发者调试,2)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口将错误信息(包括错误类型、消息、堆栈、用户浏览器信息、页面URL等)上报到后端日志服务器,3)可以给用户一个友好的提示,如“页面出现异常,请刷新重试”,以提升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