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版权的赔偿主要依据《著作权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来确定,具体如下:
1、实际损失: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赔偿数额,这包括因侵权导致作品销售量减少、许可使用费用降低等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因此遭受的间接损失,如未来预期收益的减少等,某部热门小说的影视改编权原本价值100万元,因侵权行为导致无法正常授权改编,这100万元的预期收入损失就可作为赔偿依据。
2、侵权所得: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计算,那么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通常是侵权行为获得的全部利润,包括销售收入、广告收入等,比如侵权人未经授权复制发行权利人的音乐作品,通过售卖侵权制品获得的收入就可作为赔偿计算依据。
3、法定赔偿:在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都不能确定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法院会综合考虑作品类型、合理使用费、侵权行为性质、后果等因素来酌情确定赔偿数额,对于一些知名度不高的作品,且侵权行为情节较轻、影响范围较小的,法院可能会判决赔偿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而对于知名作品的严重侵权行为,如大规模盗版等,赔偿数额可能会达到数十万元甚至更高。
4、惩罚性赔偿:对于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这里的“情节严重”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侵权为业、多次侵权、侵权获利巨大、对权利人造成重大精神损害或财产损失等情况,某公司长期从事盗版书籍的印刷和销售,给权利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法院可判定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5、合理支出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调查取证费用、律师费、公证费、诉讼费等,这些费用是权利人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过程中的必要支出,侵权人应当予以赔偿。
以下是两个相关问题的解答:
1、侵犯版权的赔偿是否有上限?
有上限,一般情况下,法定赔偿的上限是五百万元人民币,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故意侵犯著作权且情节严重的,按照权利人实际损失、侵权人违法所得或法定赔偿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时,赔偿数额可能会超过五百万元。
2、如何证明自己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
对于实际损失,权利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因侵权行为导致的销售量减少、许可使用费用降低等情况,如销售记录、合同、财务报表等,对于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可通过侵权产品的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广告收入等证据来计算其获利情况,还可以通过专业机构进行鉴定评估,以确定实际损失和违法所得的具体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