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商标分类
类别 | 主要涉及范围 |
第9类 | 电子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记录、自动售货机和其他记数检测器、其他办公用机械、信号器具、通讯导航设备、音像设备、电源材料、电器用晶体及碳素材料、电子、电气通用元件、警报装置、电铃、电池、充电器等 |
第7类 | 洗碗机、洗衣机、吸尘器等智能家用产品 |
第11类 | 照明设备、加热设备、烹饪设备、冷藏设备、干燥设备、通风设备、供水用装置等 |
第16类 | 纸、纸或纸板制广告牌、小册子、目录册、印刷品、海报、印刷出版物、说明书、宣传画、不干胶纸等 |
第20类 | 家具、家具部件、软垫等 |
第21类 | 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等 |
第28类 | 玩具,包括智能玩具等 |
第35类 | 广告、商业管理辅助、进出口代理、职业介绍所、商业企业迁移、复印服务、会计、自动售货机出租等 |
第37类 | 安装门窗、电器的安装和修理、机械安装保养修理、浴室设备安装修理、照明设备安装修理、灌溉设备安装修理、计算机硬件安装维护修理、汽车保养修理、防盗报警系统安装修理、火警器安装修理等 |
第38类 | 无线电广播、信息传送、提供互联网聊天室、计算机终端通讯、计算机辅助信息和图像传送、电子邮件、电信信息、电子公告牌服务(通讯服务)、视频会议服务、提供全球计算机网络用户接入服务等 |
第42类 | 技术研究、替他人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气象预报、室内装饰设计、计算机系统远程监控、替他人创建和维护网站、计算机软件维护更新、提供互联网搜索引擎、计算机软件设计等 |
第45类 | 夜间护卫、安全保卫咨询、安全及防盗警报系统监控、工厂安全检查、为安全目的行李检查、临时看管房子、社交陪伴、交友服务、知识产权许可、计算机软件许可(法律服务)等 |
相关问题与解答
1. 为什么智能家居商标注册需要考虑多个类别?
智能家居产品往往融合了多种功能和技术,如智能照明系统可能涉及照明设备(第11类),同时其控制软件又可能涉及计算机软件(第9类),为了全面保护品牌的知识产权,避免他人在不同类别上注册相似商标,导致市场混淆或侵权风险,智能家居企业在注册商标时需要考虑多个相关类别,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的产品和服务可能会不断涌现,提前布局多个类别的商标有助于企业未来业务的拓展和品牌保护。
2. 智能家居商标注册流程是怎样的?
智能家居商标注册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商标查询:在提交商标注册申请之前,建议进行商标查询,以确保所选商标未被他人注册或使用,避免侵权风险。
2、准备申请材料:根据商标局的要求,准备相关的商标注册申请书、商标图样、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等材料。
3、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至商标局或通过授权的商标代理机构进行提交。
4、形式审查:商标局将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检查材料是否齐全、符合要求等。
5、实质审查:通过形式审查后,商标局将进行实质审查,评估商标是否符合商标法的规定,是否存在与已注册商标冲突等问题。
6、初步审定公告:如果商标通过实质审查,商标局将发布初步审定公告,公示期通常为三个月,任何第三方有权在此期间提出异议。
7、注册核准:公示期内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商标局将予以注册核准,并颁发商标注册证书,整个注册流程可能需要数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具体取决于商标局的审查进度和申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