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审查的详细说明
1、定义:实质审查是发明专利申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主要是对申请注册的专利是否具备注册条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包括实用性、创造性和新颖性等方面。
2、
客体问题:专利申请保护的客体必须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即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创造的公开、使用、制造不能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且不属于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的客体范围,如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新颖性问题: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必须具备新颖性,即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问题:发明应具有创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发明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的判断需基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来进行。
实用性问题:发明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说明书问题:说明书应当对发明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
权利要求书问题: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从整体上反映发明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申请人对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
3、审查原则
请求原则:申请人只有提出实质审查的请求之后,实质审查程序才会启动,并且审查员会根据申请人依法正式呈请审查的申请文件进行审查。
听证原则:在作出驳回决定之前,审查员会给予申请人至少一次针对驳回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证据陈述意见和/或修改申请文件的机会。
程序节约原则:审查员会在不违反请求原则和听证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审查过程,设法尽早结案。
4、审查程序
确定首次审查文本:审查员会确定审查文本,包括申请日提交的原始申请文件、应初审部门要求的补正文件、申请人在特定时间内提交的修改文件等。
阅读文件,理解发明:仔细阅读申请文件,准确理解发明的内容,包括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必要技术特征以及所能带来的技术效果等,同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索。
检索:每一件发明专利申请都会进行检索,目的是找出相关的现有技术和抵触申请文件等,以确定申请的主题是否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等。
检索后的审查:根据检索结果对申请文件进行审查,若发现缺陷则发出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答复;申请人答复后,审查员会根据情况继续审查,可能发出再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直至申请符合授权条件或作出驳回决定等。
相关问题与解答
1、什么是实质审查?
实质审查是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的一种深入审查,主要审查申请注册的专利是否具备注册条件,包括实用性、创造性和新颖性等方面。
2、实质审查生效意味着什么?
实质审查生效并不意味着专利申请已经稳定或获得授权,它只是表示专利申请已经进入了实质审查阶段,在这个阶段,专利申请仍然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