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DNS
一、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是互联网的一项核心服务,它通过层次化的命名系统将易于人类记忆的域名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IP地址,从而实现网络资源的访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DNS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构建网络产业生态、支撑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依据。
二、技术标准
1. 核心标准
RFC 1034和RFC 1035:这两个文档是DNS的核心标准,规范了域名系统的命名规则、数据格式、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单位)以及部署机制等技术要素。
RFC 1122和RFC 1123:这两个文档规定了主机在通信层和应用层的要求,是DNS运行的基础。
2. 基础功能扩展
智能解析:随着云计算和CDN技术的发展,基于DNS的流量调度成为提高互联网应用质量的关键,相关技术标准(如RFC7871)对DNS协议数据单元的载荷能力和字段进行了扩展定义,支持根据DNS请求来源的IP地址分配信息向用户呈现不同的DNS解析结果。
IPv6网络过渡机制:为了实现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提出了“DNS64 + NAT64”等方案,相关技术标准(如RFC6147)对DNS的数据内容进行了改造,在域名解析层面打通了IPv4和IPv6网络连接状态信息。
3. 认证功能扩展
TSIG(Transaction SIGnature):用于DNS消息的事务签名验证,确保消息在传输过程中未被篡改。
SIG(0):一种基于公钥加密技术的DNS安全认证机制,用于保护DNS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 协议内核演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DNS协议本身也在不断演进,为了支持更大的域名系统和更高效的数据传输,IETF发布了一系列的RFC文档来扩展和改进DNS协议。
三、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一:DNS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解答:DNS的主要作用是将易于人类记忆的域名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IP地址,从而实现网络资源的访问,它是互联网的一项核心服务,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持。
问题二:DNS如何支持IPv6网络过渡?
解答:DNS通过支持“DNS64 + NAT64”等方案来支持IPv6网络过渡,在这些方案中,DNS递归服务器根据IPv6客户端的DNS请求内容的网络协议栈特征,向用户反馈不同IPv6地址结构,在本地实现面向IPv4/IPv6网络的路由分流,相关技术标准对DNS的数据内容进行了改造,在域名解析层面打通了IPv4和IPv6网络连接状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