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是什么
1、定义:专利代理是指在申请专利、进行专利许可证贸易或者解决专利纠纷等过程中,专利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委派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在专利局正式授权的专利代理机构中工作的人员,作为委托代理人,在委托权限内,以委托人的名义,按照专利法的规定向专利局办理专利申请或其它专利事务所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
2、业务范畴:包括专利咨询、代写专利申请文件、办理专利申请、请求实质审查或者复审的有关事务、请求撤销专利权、宣告专利权无效等有关事务、办理专利权的转让、解决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归属纠纷等事务。
3、重要性:专利代理是专利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是专利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对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专利代理师
1、定义:专利代理师(原称专利代理人)是自1985年《专利法》立法以来的新兴职业,从1992年开始举办从事专利代理行业的执业资格考试,通过考试并经过审核的人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专利代理师资格证,即,专利代理师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
2、要求:根据国际惯例,专利代理师须由品学兼优的工业产权工作者担任,实际从业人员的理工科背景多为本科以上,从事涉外代理的代理师多数具备理工科硕士或博士的学历/学位、或理工科和法学双学位,且精通专利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和至少一门外语(如英语、法语、日语、德语等)。
相关问题与解答
1、专利代理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主要职责包括提供专利咨询、代办申请手续、维持专利有效、担任诉讼代理人等,他们需要帮助发明人理解并准备专利申请文件,确保这些文件符合专利法的要求;代表发明人与专利局沟通,处理申请过程中的各种事务;在专利授权后,帮助专利权人维护其权益,包括处理专利年费缴纳、应对专利无效宣告请求等事宜;在专利侵权纠纷中,作为诉讼代理人代表专利权人参与诉讼。
2、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专利代理师?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专利代理师,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需要具备理工科本科以上学历背景;通过国家举办的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在专利代理机构实习满一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执业备案,持续学习和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专利法律法规和技术都在不断更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