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分类号是用于对专利进行分类和管理的编号系统,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查找和识别特定类型的专利,以下是关于专利分类号的详细说明:
一、国际专利分类号(IPC)
类别 | 说明 |
部 | 分为8个,用A H表示,每个部包含一个大类的技术领域,例如A部为人类生活必需(农、轻、医)等。 |
大类 | 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位于部的后面,如A61表示医用、卫生或梳妆用的仪器、设备等。 |
小类 | 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紧跟在大类之后,如A61B表示诊断、外科、鉴定或治疗用的仪器等。 |
主组 | 用1 3位数字(除0外)表示,位于小类之后,如A61B 5/00涉及外科手术刀等。 |
分组 | 用斜线“/”后面的2 4位数字表示,可进一步细分主组,如A61B 5/02指特定的外科器械。 |
二、中国专利分类号
1、申请号
由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包括申请年号(前4位)、专利申请种类(1位)和申请顺序号(后7位),202410000001中,“2024”代表申请年份,“1”表示发明专利申请,“0000001”是该年度内该类型专利的顺序号。
2、专利号
是在授予专利权时给出的编号,其构成与申请号类似,但第一位数字改为“Z”,表示这是已授权的专利,如ZL 202410000001 .X(“ZL”代表专利类型,“2024”代表授权年份,“10000001”是授权顺序号,“X”表示专利文献种类标识)。
3、公开号
用于公布专利申请信息,其结构为“国别代码 + 专利类型标识 + 流水号”,CN 112024100 A(“CN”是中国的国别代码,“11”表示发明专利申请公布,“202410000001”是流水号,“A”表示原始公布文本)。
三、专利分类号的作用
1、便于专利检索和管理,通过分类号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关领域的专利,提高检索效率。
2、帮助确定专利的保护范围和新颖性,在判断一项发明创造是否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时,可以通过分类号查找相同或相近领域的现有技术。
3、促进专利信息的共享和交流,统一的分类号标准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能够方便地进行专利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四、常见问题与解答
1、问题:如何根据专利分类号查找专利?
解答:可以通过专业的专利数据库进行查找,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及分析网(https://pss system.cponline.cnipa.gov.cn/ ),在检索界面选择相应的检索方式,如“申请号”“公开号”或“IPC分类号”等,然后输入相应的分类号信息,即可查找到相关专利,一些商业数据库如智慧芽等也提供了便捷的检索功能,在国际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PATENTSCOPE数据库(https://patentscope.wipo.int/searchOptions.jsf )也可以根据IPC分类号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专利检索。
2、问题:专利分类号是否可以唯一确定一项专利?
解答:一般情况下,一个专利有且只有一个唯一的专利号(无论是申请号还是授权后的专利号),但可能会有多个相关的分类号,因为一项发明创造可能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会被分到不同的分类位置,所以仅靠专利分类号不能完全唯一确定一项专利,还需要结合其他信息如发明名称、申请人等来准确识别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