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公开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程序,它不仅涉及到发明人或申请人的权益保护,还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以下是对专利公开的详细说明:
1、专利公开的定义:专利公开是指将请求保护的发明通过科学刊物书面公开,或通过演讲口头公开,或在展览会上展出发明的物品或物品构成的发明方法,另一种含义是在专利申请或专利说明书中请求保护的发明,并且要求这种公开必须清楚、完整,能使同行业技术熟练人员能够据以实施的程度。
2、专利公开的原则:所有授权的发明创造在授权后,发明专利申请甚至在申请日后、授权以前的一定时间,都应当向公众公开,这是社会公众利益的需求,但涉及新式武器或者其部件的发明创造可以保密。
3、专利公开的注意要点:几乎申请日前的任何公开都会导致专利不被授权,除了该公开严格符合专利法第24条所说的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情况,最保险的方法是在申请专利之前严格保密。
4、专利公开的相关案例:1998年10月11日,专利复审委员会针对“永磁式电推剪”ZL92109026.9发明专利作出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在该案中,涉及到本案专利在先使用公开的证据为香港日升公司与新中华刀剪奉化分厂之间的销售发票等,但最终合议组认为这些证据未证明相应的产品在本专利申请日前被输入国内,因此不影响本专利的新颖性。
5、专利公开的好处:有利于专利技术再开发或者转让;能够获得临时保护;阻止类似申请获得授权。
6、专利公开后的状态:专利公布并不影响专利权人获得专利权的独占的机会,但如果最终没有获得相应授权,则当初公开的全部技术内容都成了公知技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些技术。
7、专利公开的方式:包括书面公开、口头公开和展示公开等。
8、专利公开的时间: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对发明专利申请实行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度,发明专利申请提出后,经初步(形式)审查合格,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
以下是两个与本文相关的问题及解答:
1、问题:如果专利申请人在申请前已经公开了其发明,是否还能获得专利保护?
解答:不一定能获得专利保护,因为大多数国家的专利法都要求申请专利的发明必须具备新颖性,如果申请日前的任何公开都可能导致专利不被授权,除非该公开严格符合专利法第24条所说的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情况。
2、问题:专利公开后,如果最终没有获得授权,那么公开的技术内容会如何处理?
解答:如果最终没有获得相应授权,则当初公开的全部技术内容都成了公知技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