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境内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这里的“相关公众”包括与使用商标所标示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生产前述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其他经营者以及经销渠道中所涉及的销售者和相关人员等。
二、特点
1、知名度高:在广大消费者和相关行业内具有较高的认知度,是公众熟知的品牌标识。
2、商业价值大:其品牌影响力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不依附于具体的商品或服务。
3、动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因市场变化、企业经营状况等因素而发生变化,曾经的驰名商标可能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普通商标也可能发展成为驰名商标。
三、认定原则
1、个案认定:需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认定,不能一概而论地确定某个商标是否驰名。
2、被动保护: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及法院等行政和司法机关并不主动对商标是否驰名进行认定,而是在出现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从而保护驰名商标的相关权益。
3、按需认定:如果根据在案证据能够适用《商标法》其他条款对当事人商标予以保护的,或者系争商标的注册使用不会导致混淆或者误导公众,致使当事人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商标注册部门无需对当事人商标是否驰名进行认定。
四、认定途径
1、行政认定: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或地方工商局的案件查处来认定。
2、司法认定:通过法院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商标行政纠纷案件来认定。
五、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了未注册驰名商标和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规则。
2、《商标法实施条例》: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
3、《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提供了具体的法律适用指导。
4、《关于建立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备案制度的通知》:建立了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备案制度。
5、《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规范了驰名商标的认定工作,保护驰名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六、相关问题解答
1、问:如何理解驰名商标的“按需认定”原则?
答:驰名商标的“按需认定”原则是指,只有在处理涉及商标案件且确有必要时,才对商标是否驰名进行认定,这有助于避免过度认定驰名商标,确保驰名商标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如果系争商标与他人商标区别较大,或者系争商标指定使用的商品/服务与他人商标指定使用的商品/服务相差较大,系争商标的申请注册不会导致混淆,或者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此时无需对他人商标是否驰名进行认定。
2、问:如何理解驰名商标认定的诚实信用原则?
答: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所有市场参加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在驰名商标认定中,这一原则体现为当事人在请求驰名商标保护时,必须对其所述事实及提交的证据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这是为了确保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公正性和有效性,防止不诚信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