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标”就是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即GB/T 294902013,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定义与标准
“贯标”是指企业按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该规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制订,经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是我国首个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二、申请条件
1、体系运行时间:建立文件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实施运行三个月以上。
2、行政处罚记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期间及建立体系前的一年内未受到主管部门行政处罚。
3、审核评审要求:至少完成一次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三、适用企业类型
1、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这类企业通常被要求进行贯标。
2、准备申报相关项目的企业:如市、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技术标准项目等,贯标可作为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有效证明。
3、拟上市企业:贯标可规避上市前的知识产权风险,并成为公司知识产权规范的有效证明。
4、集团化、控股型等组织架构复杂的中大型企业:贯标可以理顺管理思路。
5、知识产权风险大的企业:通过贯标可以规范知识产权风险管控,降低侵权风险。
6、知识产权工作已有一定基础希望更加规范的企业:贯标可以进一步规范管理流程。
7、经常需要参加招投标的企业:贯标后可以成为国企和央企采购优先考虑对象。
8、其他有意向贯标的客户:包括各类希望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企业。
四、贯标好处
1、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销售市场的地位,帮助企业有效运营知识产权,增加融资上市、投资并购等资产运作的收益。
2、跨越投标新标杆:成为国际标准,是竞争的门槛和新投标资质。
3、品牌形象提升: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和信誉。
4、全面防范风险:加强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保护及使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盘活知识产权创新力。
5、项目申报基础:是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前提,验收合格后可向科技主管部门申请战略推进项目、专利实施计划等项目,并为通过国家高新企业认证、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认证、名牌产品等项目认证加分。
五、贯标流程
1、启动阶段:成立企业贯标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召开启动大会,对主要参与部门、人员进行贯标相关培训。
2、调查诊断:对企业基本信息、组织架构、相关制度、知识产权管理现状等进行调研及诊断,出具诊断报告。
3、体系构建: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方针、目标,策划职能架构,构建管理体系。
4、手册编写:按照规范要求编写知识产权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活动记录、控制程序等文件。
5、发文宣贯:颁发管理表单、手册、程序、制度等,并开启培训工作,确保各部门理解和执行。
6、实施运行:企业各部门按照体系要求规范工作流程,检验管理体系的适宜性。
7、内部审核:企业对自身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对不合格项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
8、管理评审:企业最高管理者就管理体系的现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审。
六、相关问题与解答
1、问:贯标辅导周期和认证周期分别是多少?
答:贯标辅导周期一般在3~4个月,认证周期2个月左右,根据企业需求,企策通项目申报服务可将申请周期适当缩减,以帮助企业尽快获得贯标资质。
2、问:贯标成功后有哪些后续工作?
答:贯标成功后,企业需持续运行和维护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企业还需关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管理体系,企业还可以利用贯标成果,积极申报各类政府项目和奖励,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