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共有产权住房是指政府与购房人按一定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购房人支付部分房款并持有相应比例的产权,政府则以土地、资金等投入获得剩余产权。
2、特点
共有产权住房具有保障性,旨在帮助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降低购房门槛和成本。
其价格相对同地段商品住房较低,且在转让和交易时有限制,以保障政策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3、申请条件
申请人通常需为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标准的中低收入家庭,包括城市户籍无房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
申请人需满足收入、住房面积、资产净值等条件,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
4、产权比例
购房人产权份额参照项目销售均价占同地段、同品质普通商品住房价格的比例确定。
不同地区和项目的购房人产权份额有所不同,一般在50%80%之间。
5、购买流程
申请:申请人向当地住房保障部门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收入证明等。
审核:住房保障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
公示:审核通过的申请人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选房:公示无异议后,申请人参加选房活动,选择心仪的房源。
签约:选房成功后,申请人与住房保障部门或开发建设单位签订购房合同,支付首付款。
6、使用限制
共有产权住房只能用于自住,不得出租、出借、闲置或擅自改变用途。
购房人如需转让或抵押共有产权住房,需征得住房保障部门的同意,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手续。
7、退出机制
内部流转:符合条件的其他家庭可以申请购买共有产权住房的剩余产权。
市场回购:政府或开发建设单位有权按照约定价格回购共有产权住房。
政府优先购买:政府可以优先购买共有产权住房的剩余产权,作为保障性住房房源。
8、优缺点
优点:降低了购房门槛和成本,使中低收入家庭有机会实现住房梦想;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体现了政府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关怀和支持,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缺点:存在房屋质量可能不如普通商品房的风险;由于房屋质量及在权益等方面的限制,“共产房”未来的升值空间肯定小于普通商品房。
9、相关政策
不同地区对共有产权住房的政策有所不同,具体可参考当地的相关政策文件,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宜居建设导则(试行)》,明确了共有产权住房的规划、设计、建设标准。
以下是两个与本文相关的问题及解答:
1、共有产权房的产权份额是如何确定的?
答:共有产权房的购房人产权份额,参照项目销售均价占同地段、同品质普通商品住房价格的比例确定。
2、共有产权房能否出租或出借?
答:不能,共有产权住房只能用于自住,不得出租、出借、闲置或擅自改变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