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4

Good Luck To You!

什么是捐献原则?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捐献原则指专利权人在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某个实施方案,但在专利申请的审批过程中没有将其纳入或试图将其纳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则该实施方案被视为捐献给了公众。

捐献原则是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旨在平衡专利权人与公众的利益,以下是对捐献原则的详细说明:

1、定义

捐献原则指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如果专利权人在说明书中公开了某个实施方案,但在权利要求中未将其纳入保护范围,则该方案被视为捐献给公众。

这意味着专利权人在后续主张专利权时,不能通过等同原则将该方案重新纳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沿革

捐献原则最早由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于1996年在Maxwell v. Baker一案中提出。

1998年,该法院在YBM Magnex Inc. v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一案中否认了捐献原则的普遍适用性,导致了一段时间的困惑。

2002年,CAFC在Johnson & Johnston Associates, Inc. v. R. E. Service Co., Inc一案中完全确立了该原则。

3、中国的应用

什么是捐献原则?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中国在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中规定了捐献原则。

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捐献原则也被广泛应用,例如浙江乐雪儿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与陈顺弟、何建华、温士丹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

4、案例分析

在Johnson & Johnston案中,专利权人的专利说明书中提到基板材料可以是铝片、不锈钢或聚丙烯,但权利要求中仅限定为铝片,被控侵权人使用不锈钢基片,最终法院认定不构成侵权。

在中国的案例中,例如格力公司与美的公司的专利纠纷,法院也依据捐献原则判定被诉侵权产品不构成侵权。

5、意义

捐献原则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专利权人在申请专利时故意缩小权利要求的范围,而在侵权诉讼中通过等同原则扩大保护范围的行为。

什么是捐献原则?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它有助于维护公众对专利权利要求的信赖利益,防止专利权人“两头获利”。

6、撰写建议

在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过程中,应避免仅在说明书中描述而不写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

可以通过概括和罗列的方式在权利要求中保护多个实施方式。

7、相关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什么是捐献原则?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什么是捐献原则?

答:捐献原则是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一项法律原则,指专利权人在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某个实施方案,但在专利申请的审批过程中没有将其纳入或试图将其纳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则该实施方案被视为捐献给了公众,当专利申请被授权后,专利权人在主张专利权时不得试图通过等同原则等将其重新纳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问题2:捐献原则在中国是如何应用的?

答:中国在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中规定了对于仅在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描述而在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技术方案,权利人在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中将其纳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一规定体现了捐献原则在中国的应用,旨在防止专利权人在申请专利时故意缩小权利要求的范围,而在侵权诉讼中通过等同原则扩大保护范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5年7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