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指南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一份重要文件,它不仅为专利审查员提供了工作标准和判定依据,也是专利申请人在选择如何申请专利时的重要参考资料,以下是对审查指南的详细说明:
一、审查指南的定义与作用
1、定义
定义:审查指南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的,用于指导专利审查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作用:作为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具体化,审查指南是专利局和专利复审委员会依法行政的依据和标准,同时也是专利申请人选择发明创造如何申请专利的最佳参考资料。
2、内容构成
实质审查:涉及专利申请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
形式审查:检查申请文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等。
二、审查指南的修改历程
1、版本更新
1985版:最早的审查指南版本,随着1984版专利法的施行而出现。
1993版:随着1992版专利法的修订而更新。
2001版:对应2000版专利法。
2006版:因专利号体系和电子申请系统升级等原因导致的一次特例。
2010版: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版本,之后有多次修订。
2、最新修订
2023年修订:最近的修订包括完善遗传资源的定义、增加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的相关规定等。
1、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
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如伪造文物的设备等不再明确列为示例。
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如涉及政党象征和标志的发明创造。
遗传资源的定义扩展:包括利用遗传功能单位产生的遗传信息。
2、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统一要求
背景技术引证文件公开时间统一:中外专利文件的公开日不能晚于本申请的公开日。
权利要求支持问题评述的充分说理:将“有理由怀疑”改为“有充分理由怀疑”,强调了说理的重要性。
四、相关问题与解答
1、审查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审查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为专利审查员提供工作标准和判定依据,确保专利审查的公正性和一致性;它也为专利申请人提供了如何准备和提交专利申请的指导。
2、审查指南的最新修订有哪些重要变化?
答案:最新的修订中,重要的变化包括完善遗传资源的定义、增加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规定、统一背景技术中引证中外专利文件的公开时间要求、强调权利要求支持问题的充分说理等。
通过这些详细的说明和问答,可以更好地理解审查指南的作用、内容及其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