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申请是指在先申请之后提交的专利申请,引用了在先申请的优先权,以下是对“在后申请”的详细说明:
1、定义与基本概念
在后申请的定义:在后申请是指引用了在先申请优先权的专利申请。
在先申请的定义:在先申请是被引用优先权的专利申请。
2、优先权的概念与类型
本国优先权: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外国优先权: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可以享有优先权。
3、在后申请与在先申请的关系
相同主题:在后申请与在先申请必须是相同主题,即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预期效果相同。
影响专利三性:在先申请的其他相关专利能影响到在后申请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4、优先权的效力
时间界限:在先申请的申请日与在后申请的申请日之间,任何单位和个人提出了相同主题的申请或者公布、利用这种发明创造而失去效力。
视为撤回:在后申请要求优先权后,在先申请视为撤回。
5、优先权的核实与判断
核实条件:在实质审查和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审查过程中,需要核实优先权是否成立。
判断方法:将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与在先申请的文件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属于相同主题。
6、优先权的应用
抢占先机:通过优先权制度,创新主体可以更早地圈定保护范围,并在优先权期限内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
节约成本:合理利用优先权可以挽回视为撤回的专利,以及将优先权期限内的改进成果进行合案申请,从而节约成本。
延长期限:通过优先权制度,可以延迟专利保护期限,增加市场独占期。
类型转化:优先权制度允许创新主体在不同创新阶段变更保护的专利类型。
7、案例分析
实例说明:罗氏公司的Rituxan系列产品的专利布局中,核心化合物专利及其外围专利保护中均利用了优先权制度。
具体应用:立普妥公司通过要求一年的优先权,变相延长了一年的专利保护期,赢得了巨额市场收益。
8、常见问题与解答
Q1: 什么是在后申请?
A1: 在后申请是指在先申请之后提交的专利申请,引用了在先申请的优先权。
Q2: 如何判断在后申请与在先申请是否属于相同主题?
A2: 相同主题的判断方法是将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与在先申请的文件进行比对,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预期效果必须相同。
在后申请是一种利用优先权制度的专利申请方式,通过引用在先申请的优先权,可以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合理利用优先权制度,不仅可以抢占先机、节约成本,还能延长专利保护期限,为创新主体带来更大的市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