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抗辩是法律诉讼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侵权指控所进行的反驳和辩护,旨在否认或减轻自身的侵权责任,以下是对侵权抗辩的详细说明:
一、侵权抗辩
侵权抗辩是被告在侵权诉讼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法律规定提出的种种理由或事实,以证明原告的指控不成立或者不完全成立,这些抗辩理由可能涉及行为性质、权利归属、损害结果等多个方面。
二、侵权抗辩的类型
1、不侵权抗辩
技术特征对比:被诉侵权产品与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进行对比,若缺少一项或多项技术特征,则不构成侵权。
全面覆盖原则:利用全面覆盖原则的反向逻辑,证明被诉侵权产品未落入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现有技术抗辩
对比对象:将被诉侵权产品与一项现有技术进行对比,查看是否已被现有技术公开。
公开时间:确保现有技术的公开时间早于涉案专利的申请日。
3、合法来源抗辩
合法授权:证明使用的产品或技术有合法的来源渠道,如经权利人授权。
善意取得:证明在取得被诉侵权产品时,被告并不知晓其存在侵权事实,且支付了合理对价。
4、先用权抗辩
时间条件: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
规模限制: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不改变原生产规模。
5、权利用尽抗辩
售出后的使用:专利权人制造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的专利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该产品的行为不视为侵权。
6、科研目的抗辩
专门研究: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行为不视为侵权。
7、行政审批例外抗辩
法规要求:为提供药品或医疗器械相关实验资料而使用专利的行为不视为侵权。
8、临时过境抗辩
过境使用:外国运输工具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时,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涉案专利的行为不视为侵权。
三、侵权抗辩的注意事项
1、证据收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抗辩,都需要充分的证据支持,包括照片、目击证人证言、专家意见等。
2、法律法规:了解并遵守当地关于各种抗辩理由的法律法规。
3、案件细节: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适用情况制定合适的抗辩策略。
四、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什么是“全面覆盖原则”?
答:“全面覆盖原则”是判断被诉侵权产品是否侵犯专利权的基本准则,它要求将每一项权利要求分别拆分成最小单元即技术特征,然后在被诉侵权产品中寻找每一个技术特征所对应的部件,若每一个技术特征均可以在被诉侵权产品中找到相对应的部件,则构成侵权;反之,则不构成侵权。
问题2:如何理解“先用权抗辩”?
答:“先用权抗辩”是指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实施相同发明创造的个人或单位,在专利申请日后继续实施该发明创造的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这里的“实施”包括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实施范围限于原有的生产规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