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领域,Oracle 10g 数据库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版本,至今仍在一些特定的学习和遗留系统维护环境中被使用,尽管它已不是主流产品,但掌握其安装方法对于理解数据库系统的部署和架构依然具有价值,以下将详细介绍在Linux环境下安装Oracle 10g数据库的完整流程,涵盖准备、实施与验证等关键环节。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安装顺利的基础,对于Oracle这类复杂的系统软件尤其重要。
系统要求与兼容性说明
Oracle 10g发布于21世纪初,其官方支持的操作系统版本(如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5, CentOS 4/5)已非常陈旧,在现代化的操作系统(如RHEL 8/9, Ubuntu 20.04+, Windows 10/11)上直接安装几乎必然会遇到兼容性问题,尤其是内核参数和依赖库方面,最推荐的实践方式是在虚拟机(如VMware, VirtualBox)中安装一个与Oracle 10g兼容的旧版操作系统,如CentOS 5.x或RHEL 5.x。
硬件方面,最低要求通常为:1GB物理内存(推荐2GB或更多)、1.5GB交换空间(推荐物理内存的2倍)、至少3.5GB的磁盘空间用于软件,另外需要至少2GB用于数据库文件。
获取安装软件
Oracle 10g的安装介质可以从Oracle软件交付云官方网站下载,但需要一个有效的Oracle账户,通常需要下载两个压缩包:10201_database_linux_x86_64.cpio.gz(适用于64位系统)或对应的32位版本。
系统环境配置
在兼容的Linux系统中,需要以root用户进行一系列配置。
创建安装Oracle所需的用户和用户组:
groupadd oinstall groupadd dba useradd -g oinstall -G dba oracle passwd oracle
配置系统内核参数,编辑/etc/sysctl.conf文件,添加或修改以下参数以满足Oracle的最低要求:
| 参数名称 | 建议值 | 说明 |
|---|---|---|
| kernel.shmmax | 2147483648 | 最大共享内存段大小(2GB) |
| kernel.shmall | 2097152 | 可用共享内存总量(页) |
| kernel.shmmni | 4096 | 系统范围内共享内存段的最大数量 |
|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 信号量集 |
| fs.file-max | 65536 | 系统允许打开的文件句柄数 |
|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 应用程序可用的IPv4端口范围 |
| net.core.rmem_default | 262144 | 默认的接收套接字缓冲区大小 |
| net.core.rmem_max | 4194304 | 最大的接收套接字缓冲区大小 |
| net.core.wmem_default | 262144 | 默认的发送套接字缓冲区大小 |
| net.core.wmem_max | 1048576 | 最大的发送套接字缓冲区大小 |
修改后,执行sysctl -p使配置生效。
配置oracle用户的资源限制,编辑/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添加:
oracle soft nproc 2047
oracle hard nproc 16384
oracle soft nofile 1024
oracle hard nofile 65536
创建安装目录并授权,
mkdir -p /u01/app/oracle chown -R oracle:oinstall /u01 chmod -R 775 /u01
Oracle 10g 数据库安装步骤
环境准备就绪后,切换到oracle用户,开始图形化界面的安装。
启动安装程序
将下载的安装文件解压,进入解压后的database目录,执行runInstaller脚本:
su - oracle cd /path/to/database ./runInstaller
这将启动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OUI)的图形界面。
图形化安装界面详解
安装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欢迎界面:直接点击“下一步”。
- 选择安装类型:通常选择“高级安装”,以便自定义配置。
- 指定主目录详细信息:指定Oracle基目录(如
/u01/app/oracle)和主目录名称(如OraDb10g_home1)。 - 选择安装类型:根据需求选择“企业版”、“标准版”或“个人版”,学习用途推荐企业版。
- 指定数据库配置选项:选择“创建数据库”,并配置数据库类型(一般用途)、全局数据库名(如
orcl)和SID(通常与数据库名相同)。 - 选择数据库管理选项:建议勾选“使用Enterprise Manager配置数据库”,这会安装一个基于Web的管理控制台。
- 指定数据库存储选项:选择“文件系统”,并指定数据库文件存储路径(如
/u01/app/oracle/oradata)。 - 指定备份和恢复选项:暂不启用自动备份,点击“下一步”。
- 指定数据库方案口令:为所有数据库账户(如SYS, SYSTEM, DBSNMP, SYSMAN)设置统一或不同的密码,请务必牢记这些密码。
- 先决条件检查:此步骤会检查系统是否满足所有安装条件,在现代系统上,此处几乎必然会有多项失败,对于测试环境,可以选择“全部忽略”并继续,生产环境则应逐项修复。
- 概要:确认所有安装配置信息无误后,点击“安装”。
- 安装过程:安装程序会复制文件、链接可执行文件并创建数据库,此过程耗时较长。
- 配置脚本:安装接近尾声时,会弹出提示框,要求以root用户身份执行两个脚本:
orainstRoot.sh和root.sh,请按提示在新终端中执行,执行完毕后点击“确定”。
安装后的验证与配置
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验证以确保数据库和服务正常运行。
验证数据库状态
使用sqlplus工具以操作系统认证方式连接数据库:
su - oracle sqlplus / as sysdba
成功连接后,执行select status from v$instance;,若返回OPEN,则表示数据库状态正常,执行exit退出。
访问企业管理器
Oracle 10g的企业管理器(EM)是一个强大的Web管理工具,在浏览器中访问以下地址:
http://<你的服务器IP地址或主机名>:1158/em
登录时,用户名使用SYS,口令为安装时设置的密码,并选择“连接身份”为SYSDBA,如果能看到EM的主页,说明整个安装和配置圆满成功。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在安装过程中,先决条件检查”失败,除了“全部忽略”之外,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
解答: “全部忽略”仅适用于非关键的学习或测试环境,在更严谨的场景下,应当尝试修复这些警告,常见的失败项及解决方法包括:
- 缺少软件包:根据提示,使用系统的包管理器(如
yum或rpm)安装缺失的开发库、兼容性包等,在CentOS 5上可能需要安装libXp,gcc,make,binutils等。 - 内核参数不满足:返回第一部分的系统环境配置步骤,仔细核对
/etc/sysctl.conf中的参数值是否达到或超过建议值,修改后执行sysctl -p生效。 - 用户资源限制不足:检查
/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中的配置是否正确,并确保oracle用户已经完全注销并重新登录,使限制生效。 修复所有已知问题后,返回安装界面重新点击“再次检查”,直到所有项目都通过或只有可接受的警告。
问题2:安装完成后,忘记了SYS或SYSTEM用户的密码,该如何重置?
解答: 重置SYS或SYSTEM密码需要通过操作系统认证登录数据库,然后使用ALTER USER命令,具体步骤如下:
- 登录到数据库服务器,切换到oracle用户。
- 使用操作系统认证直接连接到数据库,无需密码:
sqlplus / as sysdba
- 连接成功后,使用
ALTER USER语句重置密码,将SYSTEM用户的密码重置为“NewPassword123”:ALTER USER system IDENTIFIED BY NewPassword123;
- 同样地,可以重置SYS用户的密码:
ALTER USER sys IDENTIFIED BY AnotherNewPwd;
- 执行完毕后,使用
exit退出SQLPlus,之后就可以用新设置的密码通过EM或SQLPlus等工具正常登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