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力普,男,汉族,1953年10月生于天津,河北安国人,曾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以下是对田力普的详细介绍:
1、个人履历:
田力普于1969年8月参加工作,197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并成为研究员和一级审查员。
田力普的职业生涯始于天津代代红塑料厂工人,后在天津轻工业学院学习,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8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深造,期间曾在欧洲专利局学习专利审查。
1981年至1985年,田力普在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工作,期间多次赴德国学习专利法。
1985年至1992年,他在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担任副处级专职复审委员,并在德国马普专利法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992年至1993年,任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正处级专职复审委员。
1993年至1997年,任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副主任。
1997年至1998年,任中国专利局电学审查部副部长。
1998年至2000年,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审查部副部长。
2000年至2001年,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自动化部副部长。
2001年至2005年,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2005年至2014年,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组书记。
2、主要成就:
田力普在知识产权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他的领导下,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他的任期内,中国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外国公司在华申请专利也非常活跃,显示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
田力普还推动了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使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3、人物事件:
田力普曾多次入选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选的全球知识产权界最具影响人物名录。
他还主持了美日欧中韩五局第3次局长会议,推动五局合作项目的发展。
田力普对“山寨”现象持冷静态度,强调尊重知识产权,崇尚创新。
4、个人言论:
田力普认为,知识产权关乎国计民生,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
他强调,中国是一个法制国家,知识产权的法律是健全的,应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文化氛围。
5、相关问答:
问:田力普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贡献有哪些?
答:田力普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贡献包括推动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高专利申请量,增强外国公司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以及推动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
问:田力普如何看待“山寨”现象?
答:田力普认为应冷静看待“山寨”现象,强调尊重知识产权,崇尚创新,并指出如果“山寨”产品不侵犯他人权利,通过自己的创造、研发,以较低成本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应受到鼓励。
田力普是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杰出人物,他的工作和思想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知识产权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