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保护是指专利权被授予后,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不得对发明进行商业性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者进口,在专利权受到侵害后,专利权人通过协商、请求专利行政部门干预或诉讼的方法保护专利权的行为,以下是对专利保护的详细说明:
1、专利保护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2、专利保护的范围: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3、专利保护的期限: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4、专利保护的基本原则:按照专利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同一个发明只能授予一个专利权,当出现两个以上的人就同一发明分别提出专利申请的情况时,有两种处理的原则:一个是先发明原则,另一个是先申请原则,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先申请原则。
5、专利保护的基本方法:认真实施专利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专利权法律保护的意识,鼓励专利申请,建立完善的专利转让机制,加强专利权海关保护的力度,重视专利权的国际保护。
6、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通常基于技术对比标准,即判断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否相同或等同。
7、专利侵权的法律手段:包括发送警告函、向专利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申请仲裁等。
8、专利侵权的防范与管理:企业应定期监控市场上的专利技术动态,及时发现潜在的侵权行为,加强对自有专利的评估,了解其市场价值和创新程度,并做出合理的专利布局。
9、专利保护的国际化:如果专利权人希望在其他国家享有专利保护权,就必须依照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另行提出专利申请。
10、专利保护的客体:指可以取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什么是专利侵权?
答:专利侵权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问题2:如何判断自己的专利保护范围大小?
答:判断专利保护范围的大小主要看权利要求书,权利要求书确定了专利保护的具体范围,而说明书和附图只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在判断是否侵权时,需要将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如果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了权利要求书中的全部技术特征,则构成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