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抗辩是指在法律诉讼中,被告方针对原告提出的侵权指控所提出的辩护理由,这些抗辩理由旨在否认或减轻被告的侵权责任,以保护其合法权益,以下是关于侵权抗辩的详细说明:
一、侵权抗辩的基本概念

侵权抗辩是被告在面对侵权指控时,通过提出合法合理的抗辩理由,试图证明自身行为不构成侵权或减轻侵权责任的法律策略,这些抗辩理由通常基于法律规定、事实证据和司法解释等。
二、侵权抗辩的类型
1、不侵权抗辩:
被告主张其行为并未侵犯原告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可能指出被诉侵权产品与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不同,缺少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一项或多项技术特征。
2、现有技术抗辩:
被告利用已经公开的技术或设计进行抗辩,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现有设计,因此不构成侵权。
3、合法来源抗辩:
被告证明自己使用的产品或技术来源于合法渠道,且在取得时并不知晓其存在侵权事实,这种抗辩通常用于免除赔偿责任。

4、先用权抗辩:
被告证明自己在原告申请专利之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5、其他抗辩理由:
包括不可抗力、合同条款限制、比较过失等,不可抗力指无法预见且无法控制的大自然现象导致的损害;合同条款限制指合同中明确约定的责任限制条款。
三、侵权抗辩的适用情况
侵权抗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侵权案件,包括但不限于商标侵权、专利侵权、著作权侵权和人身权侵权等,在不同的侵权案件中,被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抗辩理由。
四、如何准备有效的侵权抗辩
1、收集证据: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抗辩,都需要充分的证据支持,这些证据可以包括照片、目击证人证言、专家意见等。

2、了解法规: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确保抗辩理由符合法律规定。
3、评估案件细节:
根据具体事实制定合适的抗辩策略,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律师协助。
五、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如何判断被诉侵权产品是否构成侵权?
答: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判断被诉侵权产品是否构成侵权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覆盖原则”,即将被诉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与涉案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如果被诉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包含了权利要求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则构成侵权;反之,则不构成侵权。
问题2:如何理解商标法中的“正当使用”抗辩?
答:商标法中的“正当使用”抗辩指的是在某些情况下,他人可以善意地、非商标性地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而不构成商标侵权,为了描述商品或服务的特点、说明地理来源等目的而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只要这种使用不会导致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就可以认定为正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