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无官方统一的等级划分,但实践中常按知名度分为普通、省市著名及驰名商标等,企业也可基于商品质量实施自主的等级商标策略
商标不存在官方划定的“等级”制度,但实践中可根据不同维度进行分类评估:
按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划分(非行政级别)
类型 | 定义 | 示例特征 |
---|---|---|
普通商标 | 基础注册状态,仅具备基本标识功能 | 新申请或使用范围有限的品牌 |
市级知名商标 | 区域内较高认知度,由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认定 | 覆盖本市主要商圈/行业 |
省级著名商标 | 跨省域影响力的区域性强势品牌,需经省级评审委员会审核 | 占据省内同类产品30%以上市场份额 |
中国驰名商标 | 全国范围内享有极高声誉且受跨类保护的特殊地位,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 | 年销售额超亿元、广告投入占比显著等指标支撑 |
⚠️ 注意:自2014年起我国已全面取消政府主导的驰名商标评选活动,现行“驰名商标”仅作为司法/行政认定事实存在,禁止用于商业宣传。
按法律保护强度差异
维度 | 普通商标 | 驰名商标 |
---|---|---|
专用权范围 | 核定商品/服务类别 | 可扩展至不相类似商品(反淡化保护) |
侵权判定标准 | 相同近似+同种商品 | 包含间接混淆可能性 |
注册优先性 | 先申请原则 | 未注册也可主张权利 |
企业战略定位视角下的分级应用
许多企业会建立内部品牌梯队管理体系:
- 主力品牌:承载核心产品线的旗舰标识(如可口可乐主品牌)
- 子品牌矩阵: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推出的关联性副牌(雪碧、芬达等)
- 防御性商标:注册近似变体防止他人抢注(小米科技注册了“黑米”“紫米”等)
- 培育型商标:新兴孵化中的潜力股(初创企业的测试性商标)
常见问题与解答
Q1:为什么说“中国驰名商标”不是官方授予的荣誉称号?
A:根据《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驰名商标采取“个案认定、被动保护”原则,仅在商标争议或侵权诉讼中由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认定上文小编总结,任何组织不得以评比方式认定驰名商标,也不得以该名义进行广告宣传。
Q2:省级著名商标还能继续申报吗?
A:多数省份已停止受理新的著名商标认定申请,例如广东省自2021年起不再开展省著名商标评选工作,原有证书到期后不再续展,目前企业应聚焦于提升商标实际使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而非追求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