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4

Good Luck To You!

什么是专利引用

引用是在专利申请文件中标注相关现有技术文献的行为,用于说明创新基础和背景

概念解析

专利引用是指一件专利文献中明确提及其他先前公开的专利、非专利文献或技术标准的行为,这种标注通常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出现在说明书的文字部分(如背景技术章节)、权利要求书或附图中,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演进脉络、论证创新性基础或支持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其核心功能在于构建技术领域的知识图谱,帮助审查员评估新颖性和创造性,同时为后续研究者提供技术溯源路径。


类型划分

分类维度 具体类型 示例说明
按方向区分 前向引用 当前专利A引用了更早发布的专利B(B→A),表明A基于B的技术改进
后向引用 后续专利C引用了已授权的专利A(A←C),显示C对A技术的延续性发展
按文献性质 专利文献引用 直接标注其他国家/地区的发明专利号(如US2018XXXXXX)
非专利文献引用 援引学术论文(DOI编号)、行业标准(ISO标准号)或会议报告等
按功能目的 正向引用 用于证明本领域存在未解决的技术问题(常见于“背景技术”部分)
否定式引用 通过对比指出现有方案的缺陷,从而突出自身创新点(多配合“本发明不同于…”句式使用)

应用场景与作用机制

技术交底书中的战略布局

申请人通过精准选择被引文献,可主动引导审查重点:例如在生物医药领域,若新药制备方法专利引用了某篇关于晶体结构的Nature论文,则暗示该结构特征是核心创新点,这种策略能有效缩小权利要求的解释边界争议。

专利家族谱系构建

跨国企业的PCT国际申请常采用“多层引用”手法:基础核心专利引用基础研究成果,衍生改进型专利反向引用母案,形成树状知识产权架构,这种设计既保障核心技术的控制力,又便于模块化许可运营。

什么是专利引用

侵权判定中的对抗工具

被告方若能证明原告专利曾引用过某开源技术文档却未支付合理报酬,可能触发权利滥用抗辩,2021年华为诉三星案中,双方就围绕4G标准必要专利的交叉引用展开激烈辩论,最终影响全球费率谈判格局。


格式规范要点

不同法域对引用标注存在差异化要求:

什么是专利引用

  • 中国CNIPA规则:需完整著录文献名称、公开日期及载体类型(如[0001]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CNXXXXXXA);
  • EPO实践指南:接受动态链接标记(例如WIPO全球专利数据库的在线锚点);
  • USPTO特殊政策:允许使用AI辅助生成的引用建议,但需人工复核准确性。

值得注意的是,错误引用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某新能源汽车公司曾因误标竞品专利号,反被对方以“承认侵权”为由提起反诉,最终赔偿金额达涉案标的额的40%。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如何判断某篇科学论文是否构成专利法意义上的“现有技术”?
A:关键在于该论文的公开方式是否符合法定标准,根据《巴黎公约》第11条,只要在申请日前已通过出版物(包括纸质期刊、在线数据库等)使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知,即使未正式发表在期刊上,也视为现有技术,建议采用ISTIC认定的核心期刊目录作为优先参考源。

什么是专利引用

Q2:当发现竞争对手专利遗漏重要参考文献时,可以采取哪些法律行动?
A:可依据《专利审查指南》启动无效宣告程序,主张该专利不具备创造性高度,实务中需准备三方面证据:①被漏引文献的公开时间早于争议专利;②该文献披露了与权利要求相同的技术特征;③结合该文献能证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得出涉案方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近年此类案件的平均胜诉率约为67%。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