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即专利审查高速路,是各国专利审查机构间共享审查结果的合作机制,可加快后续申请局的审查进程。
H是专利审查高速路(Patent Prosecution Highway)的简称,以下是详细说明:
定义与背景
- 概念:PPH是各国专利局对专利新申请的一种加快审查制度,当申请人在首次申请受理局(OSA或OFF)提交的相关后续申请满足一定条件时,便可获得加速审查的机会。
- 目的:旨在帮助申请人更快地获得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利权,提高审批效率、节省时间和成本,避免重复劳动,使符合条件的专利申请能像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一样迅速通过审查过程。
运作模式
类型 | 全称 | 特点 | 适用情况 |
---|---|---|---|
PPHⅠ | 全球PPH | 以最早授权的第一项发明专利为基础,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就相同发明提出的后续申请可请求加快审查,要求权利要求完全对应、说明书支持且具有相同的优先权日等。 | 适用于同一发明在不同国家的多次申请,且首次申请已授权的情况。 |
PPHⅡ | PCT PPH | 基于PCT国际检索报告及书面意见,进入国家阶段的专利申请可请求加快审查,需提交PCT申请公开文本及相应译文、国际检索单位作出的书面意见等材料。 | 针对通过PCT途径提出的专利申请,在进入各个指定国的国家阶段时可利用此模式加速审查。 |
PPHⅢ | PPH MoU | 依据双边协议建立的PPH合作机制,如中美、中欧之间的PPH安排,双方专利局互相认可对方做出的工作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国的审查并快速授权。 | 常见于两个特定国家或地区之间有专门合作协议的情形,为双方申请人提供更便捷的加速通道。 |
申请流程(以中国为例)
- 提出请求:申请人最晚须在发出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之前提出PPH请求;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则最晚应在发出授予专利权通知书之后两个月内提出,若委托代理机构办理,还需提交委托书原件。
- 提交材料:包括PCT申请公开文本及相应译文、国际检索单位作出的书面意见、国际初步审查报告、优先权文件副本等,具体材料根据不同的PPH类型有所差异。
- 审批与启动:专利局收到请求后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条件,若符合,则正式启动PPH程序,对该申请进行加速审查;若不符合,会发出不予进入PPH的通知,申请人可根据情况选择是否修改后重新请求。
- 审查与授权:进入PPH程序后,审查员会重点参考首次申请受理局的工作成果,减少重复劳动,从而加快审查速度,一旦通过审查,将尽快授予专利权。
优势
- 缩短审查周期:相比常规流程,大大缩短了审查时间,让申请人更早获得专利授权,有助于及时保护创新成果,抢占市场先机,一些原本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等待的专利申请,通过PPH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授权。
- 降低费用成本:由于减少了答复审查意见的次数和工作量,降低了代理费等相关费用支出,同时也减少了因长时间未获授权而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 提高授权率:借助首次申请受理局的高质量审查结果作为参考,后续申请更容易满足授权标准,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授权成功率。
注意事项
- 严格限制适用范围:并非所有类型的发明创造都能适用PPH,通常只适用于特定的技术领域和案件类型,如化学、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某些特定类型的发明可能不适用。
- 对申请文件要求高:需要提交完整、准确且高质量的申请文件及相关证明材料,包括详细的技术描述、权利要求书、发明内容部分以及必要的实验数据等,以确保能够充分展示发明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 存在被拒绝风险:即使进入了PPH程序,也不意味着一定能获得授权,如果后续发现新的驳回理由或其他问题,仍可能导致申请被拒绝,申请人仍需密切关注审查进展并积极配合审查员的工作。
相关问题与解答
- 问:所有的专利申请都可以使用PPH吗? 答:不是的,PPH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限制,一般只适用于特定的技术领域和案件类型,并且需要满足诸如权利要求对应、说明书支持、具有相同优先权日等具体要求,某些特殊类型的发明创造或者不符合相关条件的申请就无法使用PPH。
- 问:使用PPH一定能加快获得专利权吗? 答:虽然PPH的目的是加快审查速度,但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加快获得专利权,因为即使进入了PPH程序,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新的驳回理由或其他问题,仍然可能导致申请被延迟甚至拒绝,不过总体来说,相对于常规流程,PPH还是有很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