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叫品牌标识,是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由图案、文字等要素构成,在中国分“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注册后受法律保护
常见别称与表述形式
正式名称 | 日常/行业俗称 | 核心含义解析 |
---|---|---|
品牌标识 | “牌子”“logo”(英文音译) | 企业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视觉符号,承载市场认知度与消费者忠诚度 |
注册商标 | “R标”“已注册的商标” | 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并受法律保护的标志,享有专用权及排他性使用权 |
未注册商标 | “裸标”“白牌” | 未提交注册申请或尚未获准注册的商业标记,仅能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获得有限保护 |
驰名商标 | “名牌”“头部品牌” | 具有广泛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高价值商标,可跨类别享受特殊保护(如防止他人恶意抢注) |
集体商标 | “行业共用标”“协会章记” | 由行业协会等组织注册供成员共同使用的标识,代表群体整体信誉而非单个企业所有 |
证明商标 | “品质认证章”“达标印记” | 用于证明商品/服务符合特定标准的认证标志(如“绿色食品”“有机产品”),需经授权方可使用 |
特殊类型商标的命名差异
地理标志类
- 典型示例:“景德镇陶瓷”“绍兴黄酒”“五常大米”
- 法律属性:标示产品原产地域及独特品质,兼具地域文化价值与质量保证功能,受专门法规保护。
三维立体商标
- 表现形式:以商品形状、包装结构或动态造型构成的立体标识(如可口可乐瓶身轮廓)。
- 注册要求:需具备显著识别性且非功能性设计,避免因实用需求导致垄断。
声音商标
- 应用场景:经典音效片段(如英特尔“灯!等灯等!”)、特定旋律片段。
- 审查标准:需通过长期使用形成独特关联性,使公众能凭听觉直接联想到对应主体。
易混淆概念辨析
对比项 | 商标 | 商号(企业名称) | 域名 |
---|---|---|---|
功能定位 | 区分商品/服务来源 | 标识市场主体身份 | 网络空间寻址工具 |
权利载体 | 文字、图形、组合等视觉元素 | 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特征词组合 | 字母数字组成的互联网地址 |
保护范围 | 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务类别内 | 同一登记机关辖区内 | 全球范围内按注册层级生效 |
冲突解决机制 | 《商标法》框架下的异议与无效宣告 |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 WIPO仲裁与司法诉讼并行 |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为什么同一个标志可能既是商标又是外观设计专利?
A:当该标志同时满足两个法律要件时即可双重保护,例如某款手机的独特背部纹理设计,既作为商标用于标识产品来源(注册为立体商标),又因具有美感和工业实用性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二者保护角度不同:商标侧重市场混淆防止,专利侧重设计方案垄断权。
Q2:个人能否申请集体商标?
A:不可以,根据我国《商标法实施条例》,集体商标必须由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如行业协会、合作社)提出注册申请,其目的是维护行业整体利益而非个体权益,自然人仅能以个体工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