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律知识、相关法律知识、专利代理实务,其中前两科为客观题(单选/多选),第三科为主观案例分析题,以下是各科目具体内容拆解:
📌《专利法律知识》(核心基础)
模块 | 典型考点示例 | |
---|---|---|
基本法则 | 授予专利权实质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不授予情形(如科学发现)、权利期限 | “如何判断现有技术是否破坏新颖性?” |
申请流程规范 | 电子申请系统操作、优先权主张、分案处理、保密审查程序 | “PCT国际阶段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时限要求” |
审查制度细节 | 初步审查与实质审查的区别、复审/无效宣告程序启动条件 | “针对实用新型专利提起无效的理由有哪些?” |
权利保护机制 | 侵权判定原则(全面覆盖原则)、跨类保护例外情况 | “间接侵权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
⚠️注意:近年新增对药品专利补偿期、外观设计局部设计保护等热点制度的考查。
📚《相关法律知识》(跨领域延伸)
涉及四大法律板块,需掌握交叉应用场景: | 法律类型 | 关键条款 | 实务关联场景举例 | |||| | 《民法典》 | 技术合同违约责任认定 | 委托开发协议中的知识产权归属争议 | | 《著作权法》 | 用户界面设计与图形作品的保护边界 | 软件图标能否同时申请外观专利? | | 《反不正当竞争法》 | 商业秘密与专利信息的竞合保护 | 客户名单既非专利又构成经营秘密时的维权策略 | | 《行政诉讼法》 | 对国知局行政决定提起一审的管辖法院选择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专属管辖的特殊规定 |
💡备考技巧:建立“专利+X”思维模型,例如将技术交底书视为要约邀请进行合同法分析。
🛠️《专利代理实务》(实战能力检验)
采用开放式答题模式,重点考察三项技能:
- 技术解析力
- 根据发明名称和背景技术提炼创新点(如识别隐含的技术效果)
- 绘制权利要求结构图时需注意功能性限定与步骤特征的取舍平衡
- 法律适用精准度
- 在撰写从属权利要求时,如何规避“非单一性”缺陷?
- 针对化学领域发明,如何设置实验数据披露程度以避免公开不充分?
- 风险预判能力
- 模拟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时,需同步考虑后续无效程序的可能性
- 布局多件关联专利申请时的成本效益分析
📝高分策略:用“三段论”组织答案——问题定位→法规引用→解决方案,并标注法条序号增强说服力。
常见问题与解答
Q1:非理工科背景考生如何突破实务科目的技术壁垒?
A:建议采用“逆向拆解法”——选取历年真题中的机械/电学领域经典案例,先通过字典建立基础术语库,再对照专利说明书逐句绘制技术路线图,重点训练将复杂原理转化为权利要求书的能力,可借助思维导图工具梳理技术方案层级结构。
Q2:新修订的《专利审查指南》对备考有何影响?
A:需特别关注2023版指南中关于人工智能可专利主题的界定标准、基因编辑领域伦理审查要求的变化,以及电子申请系统新增的图像识别功能对附图清晰度的新规范,建议对比新旧版本差异制作对比表格,重点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