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代理机构或专业平台查询,输入专利号即可获知受理、初审、实审、授权等状态
专利审查流程各阶段及查询方法
受理阶段
- 定义:申请人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后,专利局进行形式审查(如格式合规性、费用缴纳情况等),若符合要求则发出《受理通知书》,分配申请号;不符合则不予受理并告知原因。
- 查询方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中国)或地方知识产权局网站输入申请号,可查看是否已成功受理及基本信息(申请人、发明名称等),此阶段通常持续13个月。
|
状态示例 |
“受理中” |
申请号、提交日期、申请人信息 |
显示“已受理未进入初审” |
初步审查(初审)阶段
- 适用类型:主要针对发明专利以外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重点核查新颖性、实用性及是否属于保护客体范围。
- 时间节点:自申请日起约6个月内完成,若发现问题会下发《补正通知书》或直接驳回;通过后进入授权公告准备流程。
- 如何查询:在官方系统中输入申请号,若能查到“初审合格”“等待授权”等字样,即表明已通过该阶段,部分系统还会标注具体意见代码供进一步分析。
审查重点 |
常见结果 |
应对措施 |
文件完整性 |
补正通知 |
按期限修改并重新提交 |
明显实质性缺陷 |
全部驳回决定 |
提出复审请求或修改方案 |
公布阶段(仅发明专利)
- 触发条件:发明专利申请自优先权日起满18个月自动公开(提前公开需主动申请),此时全文及权利要求书向社会披露,但尚未获得专利权。
- 查询技巧:使用“中国专利公布公告”数据库,输入申请号可下载完整文本,该阶段的记录有助于评估技术泄露风险或监测竞争对手动态。
平台名称 |
功能特点 |
注意事项 |
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 |
支持高级检索(如IPC分类号过滤) |
公开不代表授权,需结合后续阶段判断效力 |
实质审查阶段(发明专利专属)
- 启动方式:申请人需在收到初审合格通知后主动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并缴纳相应费用,审查员将对创造性、进步性等进行全面评估。
- 周期与互动:一般耗时918个月,期间可能收到多次审查意见通知书(OA),每次答复期限为4个月,可通过修正案据理力争或缩小权利范围以争取授权。
- 进度追踪:每周更新的《发明专利实质审查进程表》会标注当前处理人员及预计完成时间,便于动态调整策略。
典型通知类型 |
含义解析 |
建议行动 |
第一次OA |
核心创新点存疑 |
提供实验数据佐证技术效果 |
第二次OA |
次要权利要求被挑战 |
考虑放弃非必要从属权利要求 |
授权与维持阶段
- 授权公告:通过实质审查后颁发《发明专利证书》,并在专利登记簿上登记生效日期,此后每年需按时缴纳年费以保持有效性。
- 法律状态监控:利用第三方工具(如智慧芽、合享新创)设置自动提醒功能,及时掌握缴费截止日、无效宣告程序启动等信息,对于PCT国际申请,还需关注各国国家阶段的动态。
关键节点 |
操作指引 |
逾期后果 |
授权后第3年 |
办理首次维持手续并缴纳前三次年费 |
丧失专利权且无法恢复 |
优先权日起算10年 |
决策是否继续缴纳高额年费 |
超过保护期则进入公有领域 |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为什么有时候查不到我的专利申请记录?
A:可能原因包括:①尚未完成形式审查(如材料缺失导致未被正式受理);②系统数据同步延迟(建议等待7个工作日后再试);③使用了错误的申请号格式(应区分大小写及校验位),可联系受理窗口核实档案编号是否正确。

Q2:收到审查意见通知书后多久必须回复?超期怎么办?
A:法定答复期限为收到通知之日起4个月内,如因故延误,可在期限届满前提交《延期请求书》(最长可延长2个月),并说明理由,若完全逾期未回复,申请将被视为撤回且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