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补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设立的专项基金,旨在支持本地非上市企业通过品牌建设、技术升级及拓展内销市场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定义与核心机制
- 本质属性:BUD是香港政府为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而设立的专项基金(全称为“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属于政策性财政支持工具,旨在通过资金补贴降低企业国际化运营成本。
- 运作模式:采取“事后报销”原则,即企业先自行投入符合要求的项目费用,完成后提交申请材料,经审批通过后获得最高达50%的比例返还(单个项目上限因计划类型而异)。
适用对象与范围
维度 | |
---|---|
✅ 主体资格 | 在香港注册成立的非上市企业;须拥有实质性业务运作(排除空壳公司) |
🌍 市场方向 | 重点支持开拓中国内地以外的国际市场(如欧美、东南亚等),部分子项允许兼顾内地市场布局 |
💼 项目类型 | 包括参加国际展会、建立海外销售渠道、认证产品标准、设计研发创新、数字营销体系建设等 |
📊 资助比例 | 一般项目可获核准开支的50%,特殊战略领域可能提高至75%;每年每家企业累计上限约100万港币 |
典型应用场景示例
- 贸易推广:支付广交会展位费、境外行业博览会参展费用及配套物流支出;
- 资质认证:获取CE/FCC等产品安全认证产生的检测实验室服务费;
- 电商布局:搭建独立站并完成多语言版本开发,或入驻亚马逊等跨境平台的首年技术服务费;
- 品牌建设:在海外注册商标、拍摄本土化广告片及当地媒体投放费用。
申请流程关键节点
- 前期筹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书,明确预算明细与预期成果指标;
- 执行阶段:保留所有原始单据(发票、合同、付款凭证),同步记录活动影像资料备查;
- 申报窗口:通常在项目结束后6个月内提交完整报告,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权益;
- 审核重点:着重考察投入产出比合理性、市场拓展实效性及文件合规完整性。
常见问题与解答
Q1: 如果同时申请其他政府补助是否会影响BUD获批?
👉 A: 只要各项补贴用途不重叠且能清晰区分账目,可并行申请,但需注意同一费用不得重复报销,建议在财务系统中设立独立科目核算不同资金来源的使用情况。
Q2: 初创企业没有过往财报能否参与?
👉 A: 可以,评审更关注当前项目的可行性而非历史业绩,新成立的公司若能提供详实的商业计划书和合理的资金规划,同样具备竞争力,重点在于证明团队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