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包括未经许可复制、发行、表演,剽窃,歪曲篡改作品等行为,依据《著作权法》认定,需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
-
停止侵害
- 立即下架或删除侵权内容(如图片、设计稿),终止侵权行为。
- 示例:某电商平台收到权利人投诉后,强制商家撤下盗用的插画商品链接。
-
赔偿经济损失
- 根据实际损失计算(优先适用),若无证据则按侵权所得利润估算;两者皆难确定时,由法院酌定法定赔偿金(通常数百至数十万元不等)。
- 📌 案例参考:某摄影作品被擅自商用,法院判赔8万元。
-
消除影响与赔礼道歉
在同等传播范围内公开致歉,修复商誉损害,例如通过媒体声明澄清侵权事实。
行政责任
违法情形 | 处罚措施 | 法律依据 |
---|---|---|
未经登记擅自使用他人作品 | 罚款(违法经营额5倍以下) |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
拒绝提交侵权证据 | 没收违法所得+销毁侵权复制品 | 《行政处罚法》 |
重复侵权(2年内累计3次以上) | 吊销营业执照(针对企业主体) | 《企业信用管理办法》 |
⚠️ 注: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可现场查扣侵权商品并开具罚单。
刑事责任(涉刑标准)
✅ 构成要件:非法经营数额超5万元,或违法所得超3万元
🎯 罪名:“侵犯著作权罪”(《刑法》)
⚖️ 量刑幅度: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37年徒刑
🚨 典型行为:批量仿制名画用于销售,涉案金额达50万元即达到刑事立案标准。
平台连带责任
当用户上传侵权内容时,若平台未及时采取“通知删除”措施,可能面临:
🔹 共同侵权诉讼(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行政警告及整改要求(如限期建立版权过滤系统)
🔹 特殊情形下的按份责任划分(依据过错程度判定比例)
信用惩戒机制
近年新增的新型制裁手段包括:
❶ 纳入“全国失信知识产权主体名录”,影响招投标资格;
❷ 限制申请政府补贴项目;
❸ 金融机构上调贷款利率(部分银行已试点)。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个人博主转载网络图片注明出处是否算侵权?
A:仍属侵权!根据《著作权法》,除非符合“合理使用”例外情形(如评论、教学研究等),否则必须取得著作权人授权,单纯标注来源不能替代许可手续。
Q2:如何证明图形作品的创作时间早于他人?
A:建议采取双重保全措施:①通过区块链存证平台固定数字指纹;②将初稿邮寄纸质件至公证处密封保存,形成时间戳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