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受《商标法》保护,享有专用权;刑法制裁严重侵权,反不正当竞争法也为其提供保障。
法律框架
商品商标主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保护,该法律明确了商标注册、使用、管理和侵权责任等方面的规定,为商标权人提供排他性权利,未经授权擅自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可能导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保护范围与内容
保护对象 | 具体表现 |
---|---|
专用权 | 核准注册的商品/服务类别内独占使用;禁止他人在同种/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标识。 |
禁用行为 | 包括伪造、仿冒、反向假冒(如将他人商品替换为自己的商标销售)、帮助侵权等。 |
权益延伸 | 驰名商标可跨类保护,防止淡化其显著性和市场声誉。 |
行政与司法救济途径
- 行政查处
市场监管部门有权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及工具,并处罚款。
- 民事诉讼
权利人可主张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含合理开支及律师费)。
- 刑事追责
情节严重者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维权要点
✅ 证据固定:保留侵权实物、交易记录、宣传资料等作为取证依据。
✅ 时效注意:普通商标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算。
✅ 边境措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实施主动查扣涉嫌侵权的商标商品。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如果发现海外网站销售仿冒我方商标的产品该怎么办?
A: 可通过《马德里协定》体系在目标国提交国际投诉,或委托当地律师发起跨境诉讼;同时向中国海关申报知识产权备案,拦截进出口渠道的侵权货物。
Q2: 企业名称与注册商标冲突如何处理?
A: 根据“在先权利原则”,若企业字号登记晚于商标注册日,则构成不正当竞争,需变更企业名称;反之若商标恶意抢注他人知名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