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标注“TM”的时间与规则解析
核心上文小编总结:申请后即可使用“TM”标识
只要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无论是否完成初审或注册成功),申请人均可在商业活动中合法标注“™”(英文Trademark缩写),该符号本质是声明“正在申请中的商标”,而非证明权利有效性。
关键时间节点对比表
阶段 | 能否使用“TM” | 法律状态说明 | 注意事项 |
---|---|---|---|
提交申请至受理通知书下达前 | ✅ 允许 | 系统自动分配临时申请号即具备基础权益 | 建议同步准备使用证据以应对潜在争议 |
形式审查通过并获得回执 | ✅ 明确可用 | 官方确认材料齐全,进入实质审查流程 | 此时标注能增强市场对品牌的认知度 |
实质审查期间 | ✅ 持续有效 | 商标局正在评估是否符合注册条件 | 若遇驳回需及时复审,不影响现有使用权 |
公告异议期 | ✅ 仍可使用 | 初步审定后进入3个月公示阶段 | 存在被提异议风险,但原使用不受影响 |
成功注册取得证书后 | ❌ 应停用 | 转为®标(注册商标专用权符号) | 继续使用TM可能构成虚假宣传风险 |
常见误区澄清
✅ 错误认知1:只有获批后才能用TM
👉🏻纠正:TM”正是为未注册商标设计的过渡性标识,其功能在于公示权利主张过程,例如苹果公司在iPhone上市初期广泛使用的“iPhone™”即为典型案例。
✅ 错误认知2:TM等于拥有专用权
👉🏻纠正: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未注册商标不享有排他性权利,标注TM仅产生有限度的警示作用,不能阻止他人合理使用相同或近似标识。
战略应用场景建议
1️⃣ 市场占位策略
在新兴品类提前布局时,通过TM标签快速建立品牌联想,如瑞幸咖啡创立初期即采用“瑞幸™”进行门店视觉统一设计。
2️⃣ 防御性注册配套
针对核心主商标的联合商标、防御商标,即使暂无实际使用计划也应尽早申请并标注TM,形成保护矩阵。
3️⃣ 跨境电商适配
部分国家(如美国)要求必须标注“TM/SM”才能主张普通法下的商标权益,出海企业需特别注意地域差异。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如果商标最终没有注册成功,之前使用的TM会构成侵权吗?
💡 A:不会构成侵权,但需注意两点:①若他人已注册相同商标在前,则您的使用可能侵犯其专用权;②长期大规模使用未注册商标可能导致淡化风险,建议定期监测公告系统更新。
Q2:能否同时在一个标志上既打TM又打R标?
💡 A:绝对禁止!根据《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同一商品上不得混用不同法律状态的标识,正确做法是:注册成功的主商标用®,关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