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作为商品申请商标时,主要属于《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中的第31类(农林生鲜品类),以下是具体分类依据及扩展说明:
✅ 主类别解析——第31类
类别名称 | 覆盖范围示例 | 与生姜的关联性 |
---|---|---|
未加工的农业产品 | 新鲜蔬菜、水果、块茎类作物(如土豆、姜黄)、药用植物根部等 | ✅ 直接对应:鲜姜、带土生姜块茎均属此类 |
活动物除外 | 不包括养殖动物,但包含种植用的种子、幼苗 |
📌 典型应用场景:农户销售自产鲜姜、超市售卖带泥生姜时使用的包装商标,均需注册此类别。
🌿 延伸可能性——其他潜在关联类别
若企业经营涉及深加工或跨界产品,可能还需考虑以下类别: | 序号 | 类别名称 | 适用情形举例 | 备注 | ||||| | 29 | 食品添加剂/调味料 | 将生姜制成粉末、浓缩汁用于烹饪调料 | 需与主营业务区分注册 | | 5 | 药品制剂 | 开发以生姜为成分的中成药(如驱寒药片) | 必须取得医药生产资质 | | 3 | 日化清洁用品 | 推出含姜提取物的洗发水、沐浴露 | 注意功效宣传合规性 | | 43 | 餐饮服务 | 开设主打姜汤文化的连锁餐厅 | 保护品牌在服务行业的独占权 |
⚖️ 判断关键点
- 物理形态优先原则
原材料属性 > 用途导向,整颗鲜姜归31类,而“即食糖渍姜块”则属于29类腌制食品。
- 加工深度决定跨类需求
- 初加工(清洗分拣)→ 31类
- 深度提取(细胞破壁制粉)→ 29/30类
- 防御性注册策略
大型姜制品企业常采取“核心+外围”模式,即主注31类,辅注29/30/5类形成保护矩阵。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我的公司只做冻干生姜出口贸易,应该选哪个类别?
👉 答案:仍以第31类为基础类别,根据尼斯分类规则,冷冻处理属于物理保鲜工艺,不改变农产品本质属性,但建议同步注册第29类“冷冻蔬菜制品”,因部分国家海关编码可能交叉认定。
Q2:如果设计了一个纯图形LOGO用于生姜礼盒,是否需要在所有相关类别都注册相同商标?
👉 答案:是的,按照“一类一标”原则,即使在不同类别使用相同视觉标识,也需要分别提交注册申请,31类(原料姜)、29类(即食姜脯)、35类(电商平台销售)需独立注册